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 > 正文

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向绿向新

      日期:2024-12-07 07:30:39
导读:熔铜、电解、剥离,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铜箔从全自动生产线下线,铜箔厚度仅3 5微米——这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集团)控股子公司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电铜箔产品。党的
       熔铜、电解、剥离,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铜箔从全自动生产线下线,铜箔厚度仅3.5微米——这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集团”)控股子公司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电铜箔产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集团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融合,致力开发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化产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铜陵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华东表示。

       2023年,铜陵有色集团生产铜精矿含铜17.52万吨、阴极铜175.66万吨、铜加工材41.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86亿元、利润总额52亿元。

       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铜箔,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之一。”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贾金涛拿起一片样品,“此前,这种应用于5G通信领域的高频超低轮廓铜箔,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我们与下游企业合作,历时一年实现技术突破,解决了关键难题,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铜陵有色集团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组建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创新平台,推动新研发基地投用。如今,铜陵有色集团集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智能数控吹炼等各类成熟冶炼工艺技术于一体,铜冶炼综合能耗、硫捕集率等多项生产技术指标在国际领先。

       “研究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整合创新资源,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助力。”铜陵有色集团副总工程师左永伟说,研究院下设采矿、选矿、冶化、双碳、环保5个研究所及1个技术开发部。成立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1项,拥有授权专利100余件。

       向绿而行实现循环发展

       铜陵有色集团金冠铜业分公司的无废工厂内,不见烟囱。炼铜废渣,如何变废为宝?

       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建设渣选二期、多金属回收等项目,废气、废渣、废水通过工厂内循环利用,将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充分利用。

       漫步厂区,金冠铜业分公司总工程师张志国在一座巨大罐体前停下脚步。“这是高温吸收塔,将冶炼产生的余热转化成蒸汽,再引入发电机组发电。公司如今每年余热发电量2.3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万多吨。”

       矿渣里也能“淘金”,金冠铜业分公司每年回收铜金属1.43万吨,相当于一座中型铜矿山的产量。除了铜,还回收铜冶炼过程伴生的有价元素12种以上,不仅有金、银,还有铼、钯等稀有金属。

       今年7月,金冠铜业分公司“铜冶炼烟气污酸提铼工业化项目”投入试生产,预计可年产铼酸铵逾3吨。

       瞄准未来优化产品结构

       来到铜陵有色集团铜冠电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封闭的厂房里没有一丝风。这里正在生产的材料叫作异形铜线,仅仅是通风带来的微微震动,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相比普通铜线,异形铜线的结构更加紧密,可让电机等下游产品体积更小、功率更大、能耗更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企业对这种新型铜线需求巨大。铜冠电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异形铜线一经推出,便大受市场欢迎,今年销售额预计达2500万元。

       在铜陵有色集团金新铜业分公司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现场,正在安装调试主设备,预计年底基本建成。建成后,每年可主产高端铜材50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年利税总额约27亿元。

       近年来,铜陵有色集团瞄准铜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兴领域,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耦合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锚定智能化发展方向,集团一体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成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等93个智能化项目。”铜陵有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士启说,目前正稳步推进金泰化工新能源电池用高纯碳酸酯、金神公司年产1万吨高强韧性抗磨新材料等项目,全力开拓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市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7日 01 版)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