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袁相鼎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的喜讯传遍了六盘大地。
“小伙子有担当,为金融扶贫工作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
“小袁思路活、办法多,破解了基层信贷工作中的很多难题。”
“袁经理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真心实意为大家办事呢。”
说起他获奖的事,单位同事和许多群众称赞不已。
袁相鼎,2007年参加工作,在金融战线上奋战了13年。脱贫攻坚中,他在固原农商行张易支行担任行长3年,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用金融活水浇开了旱塬上的幸福花。后来,他担任固原农商行信贷管理部经理,和同事们一道努力,探索出了金融扶贫的“原州模式”,创造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一)
张易镇曾是一个极度贫困的乡镇。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炕上无席、灶内无柴、锅里无饭”。经过多年发展,群众生活虽然有了改变,但仍有很多人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固原农商行勇担责任、迅速行动,积极投入金融扶贫工作中。袁相鼎和同事每天早晨进村采集信息、评级授信;晚上加班录入信息到深夜;午餐,往往是馒头就着矿泉水,饥一顿饱一顿。一连几个月时间,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跑遍了全镇15个村44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袁相鼎在走访中发现,资金缺乏是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瓶颈,贷款审批“门槛”是金融扶贫的“拦路虎”。有不少群众向他诉苦:“我们家有土地、有劳力,又肯吃苦,可怎么就甩不掉贫困的帽子呢?”
贫困户缺少抵押、缺少担保,自然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袁相鼎深知,只有打破这一“常规”,才能满足贫困户的贷款需求。
张易镇闫关村马怀林,年轻力壮,却没有致富产业,也没有发展方向,日子过得困难。有一次,袁相鼎特意凑上前去,跟他套近乎,动员他贷款发展产业。他却毫不领情:“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啥都有国家管着呢,不要你操心!再说,贷上款,我干啥呢,养牛吗?如果赔了,拿啥还贷款!”
他越是这样,袁相鼎越不肯放弃。只要遇见,就主动过去打招呼,给他讲金融扶贫政策。在袁相鼎的劝解下,马怀林平生首次走进固原农商行张易支行,办理了3万元贷款,从市场上牵回了两头基础母牛。第二年,他卖出两头牛犊,纯收入两万多元。尝到了养牛的甜头,马怀林一再申请增加贷款额度,养殖规模自然也越来越大。如今,他家存栏肉牛70多头,年收入40多万元。他逢人就说:“没有农商行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好光景!”
看到马怀林通过养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里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动心了,纷纷申请贷款。
2019年,闫关村脱贫退出360户,2020年全村整体脱贫。袁相鼎打心底里为乡亲们感到高兴。
(二)
5年前,张易镇毛庄村青年王宗仁找到袁相鼎,很失落地说,他在外打工好几年,却没有挣到钱,想贷点款,种几十亩马铃薯。经过进村入户调查,袁相鼎觉得这个小伙子虽然穷,但是踏实肯干,就给他贷了两万元。不成想,当年王宗仁种的30亩马铃薯丰收了,却销售不出去,还不上贷款,愁得他几个晚上睡不着。为了这事,袁相鼎跑了本地好几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好说歹说,人家才以低价收购了。“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农产品丰收不增收,不只是王宗仁一个人的遭遇。”袁相鼎说,他下决心破解这个难题。
袁相鼎和同事一起商量,研究对策,建立了“订单购销保脱贫”金融扶贫模式。通过银行减费让利,给企业足额基准利率贷款,支持企业技改,提升生产能力;同时,指导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马铃薯按每公斤高于同期市场价0.1元的保护价收购。截至目前,促成双方签订购销协议3000多份,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500多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如今,在固原,“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变成了“增收了三五千元”。
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发展意愿,却没有产业基础,也缺乏技术。针对这部分群众,袁相鼎探索出了“信用帮扶助脱贫”捆绑发展模式。通过金融手段,将致富带头人、贫困户联结起来,银行给予致富带头人足额基准利率贷款,要求一名致富带头人至少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为其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生产、帮助销售,带动建档立卡贫苦户和一般农户共同发展。闫关村致富带头人杨孝贵主动请战,与本村20户贫困户抱团发展肉牛养殖业。去年,这20户群众户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顺利脱贫出列。捆绑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政策落地生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预期目标。
(三)
2019年,对张易镇大店村柳志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开办的西海人家农家乐经营收入50多万元。这正是固原农商行“基金担保增脱贫”带动发展模式结出的硕果。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牧公司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如何支持他们发展,成为金融扶贫工作的题中之义。袁相鼎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以村级互助担保基金为平台,协调财政资金成立特色优势产业贷款担保基金,放大10倍比例撬动信贷资金,支持发展枸杞育苗、冷凉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在这一模式的驱动下,原州区种植冷凉蔬菜21万亩,成为供港蔬菜基地,被评为“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在宁夏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在宁夏黄河银行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下,袁相鼎和同事们一道努力,聚焦百姓所需,对标银行所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农户、涉农企业分别“量身定制”了“订单购销保脱贫”“信用帮扶助脱贫”“基金担保增脱贫”等扶贫模式,确保金融扶贫贷款贷得上、用得好、还得了、可持续、能发展。他们探索出的金融扶贫“张易模式”,破解了贫困户“评级难、担保难、贷款贵、年龄超、黑名单、额度小、期限短”等7个全国性难题,现已在宁夏全区推广,帮助更多贫困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乡村振兴已经启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固原农商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对辖区各村开展“整村授信”,对所有农户进行普惠建档、普惠评级、普惠授信,推行30万元以内农户贷款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支农新模式,依托黄河“e”贷,采取线下配合线上用信的方式,持续发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袁相鼎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现已完成62个村22249户整村授信工作,计划三年内完成辖区所有村整村授信工作。届时,固原农商行服务“三农”工作将全面进入优质高效便捷的新时代。
“作为一名基层金融工作者,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组织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只有加倍努力,才能配得上这份光荣。”袁相鼎说,他将继续努力,真情服务群众,给予及时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让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稳。(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锁金林)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