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新闻 > 正文

我的老师向佩熙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2-06-17 20:40:45点击:
导读:黄建平你们快请坐!看到我们一家,向佩熙老师一如亲人般的热情,用洪亮的声音招呼我们落座。她挪动着轮椅从旁边的茶几上取来香烟,递给我一支。在老师的心中,我就是一个烟民。向老师满头银丝,双眼清亮,精神矍

黄建平

“你们快请坐!”看到我们一家,向佩熙老师一如亲人般的热情,用洪亮的声音招呼我们落座。她挪动着轮椅从旁边的茶几上取来香烟,递给我一支。在老师的心中,我就是一个烟民。向老师满头银丝,双眼清亮,精神矍铄,八十七年的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沧桑,但从未带走她的精气神。她拉着我孩子的手,慈祥地端详着,由衷地赞美着孩子的外貌,询问着孩子的学业和姻缘。过了一会,向老师转过头来问我多大年纪了,我如实禀报。时光在寒暄中流逝,转眼间到了和向老师道别的时候了。老人家依依不舍地看着我们,再一次问我多大年纪了,这是第三次问我了。若在往年,临别时,向老师一定会特别叮嘱我:“不要做一个贪官,不要做一个没有良心的干部。”尽管向老师从没有问过我的职业和职位,但她知道我是干部。这一次,向老师怎么就忘记了她的“紧箍咒”?怎么就重复问我的年纪呢?我想,敬爱的向老师真的老啦!那一刻我的鼻子酸了,双眼朦胧。朦胧中,我们一家和向老师道别,而关于向老师的往事却渐次清晰起来。

几年前,我去看望向老师。在闲聊中,说起了八十年代的往事。当年,向老师为了维护一个女学生的合法权益,毅然站出来主持正义,不顾重重阻力,锲而不舍把施害一方告倒了,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事在当时的县城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为此,向老师夫妻都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事隔多年,向老师的丈夫以及她的儿子“钪四”兄弟都说向老师那时太过于认真,太过于执拗,有些埋怨的意思。但是向老师无悔地说: “那是我的学生,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顺带给丈夫和儿子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

35年前,我上高一,向老师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她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演讲比赛,题目自拟。她自己当评委,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加。我以“自信”为题,东拼西凑说了一通。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演讲,感觉很狼狈。但在向老师的总结发言中,居然对我的演讲连声称赞。我很高兴,很受鼓励。也许,在那个时候,向老师就在我的内心播下了自信的种子。我想,她称赞的不仅仅是我的演讲,而是鼓励学生们要有自信。

向老师以严厉著称,再捣蛋的学生都有些畏惧她。但我似乎享受了某种“豁免”。有次晚饭后,我和同学在宿舍洗脚,坐在床沿,泡着脚,聊着天,抽着“香零山”烟。透过窗户,远远地看着向老师过来查寝了。我们赶紧把香烟丢进了水桶,强作镇定的样子。向老师进来了,她瞪了我们一眼说:“你们抽烟了吧?”,我们红着脸,低着头,没有吱声。因为我们不敢回答。向老师严肃地说:“抽烟对身体不好,又浪费钱,不要抽烟。”接着又说:“不过,抽烟可以提神吧?精神好,学习才会好。”向老师说后面这句话的声音小了许多,似乎自言自语,又似乎在找一个不严厉批评我们的借口。我们暗自庆幸了一回。

高二那一年,因为家贫,交不起学费,想过辍学回家。向老师那时已不是我的班主任老师了,但她知道此事了,找我谈心:“知识改变命运,你不能辍学!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他把我带到总务主任办公室,总务主任很温和,笑脸相迎,热情地称向老师为“佩熙大姐”(与向老师年纪相仿的校领导和同事都这么称呼她)。向老师直奔主题,给总务主任“下达任务”:按稍微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我家的“砂浆纸”(一种建材),解决我的学费问题。总务主任当即应允了。这样,我才得以继续学业。

高考前夕,向老师找到我说:“只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你住我家来,这样环境安静些,便于学习和休息”。这样,我就住进了向老师家,专门给我安排了一间房。此时,向老师的老父亲也和她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使得原本不太宽敞的房子愈发拥挤了。那段时间,向老师每天早晨为我提供免费的营养套餐,肉丝面,牛奶,鸡蛋……出发高考前,向老师塞给我一个纸包说:“这里面是人参切片,你带上,高考的时候间或吃一片,可以提神。”我知道这人参的珍贵,估计是子女孝敬她的礼物,自己舍不得吃,当时我拒绝不肯要,向老师就严肃起来了。

行笔至此,已是泪眼。而我高中的同学们,包括“钪四”兄弟该不会“嫉妒”我吧?作为向老师的学生,我是幸运的。她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她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指引我前行的方向。而今,向老师是真的老了,而我,也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向老师为学生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用什么回报老师?向老师寄予我那么大的期待,我是否辜负了她的期待?其实,向老师从未想过学生回报她什么,也没有期待过学生有多大作为,她只是履行着崇高的师道,并且用心传递着人间最真挚的温情。

这,就是我的老师—向佩熙。

补记:其实,受过向老师教诲、呵护和帮助的困难同学有很多。而我,自入小学以来,基本处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状态。求学、工作,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可亲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领导以及同事。正是这些可亲可敬的人给予我鼓励和帮助,使我成长。而那些温馨的回忆,足以温暖我一生。几十年来,无论我在哪里,干什么,内心总是惦记着向老师。如果太长时间没有看到向老师,就会有一种很深地落寞和自责。这次去看望日益衰老的向老师,很受触动,故写一段文字,以抒心臆。

(作者:湘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1057802431@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1057802431@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