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雨花石因产雨花石而久负盛名。这里有古城一道最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庄严肃穆、大气恢弘的雨花台烈士陵园。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来到雨花台。由九位烈士雕塑组成的烈士群雕广场前,一个红领巾方队在肃然集结,阳光里飘来稚嫩而清亮的歌声: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
在这个陵园,长眠着我的湘潭老乡毛福轩。在毛泽东创建的中国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韶山党支部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他1897年4月29日出生在韶山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开始懂事的少年时期,便要干各种农活。14岁时,父亲双目失明,母亲体弱多病,全家人就靠毛福轩做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
1922年秋,毛泽东介绍毛福轩在中共湘区委员会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他一边当勤杂工一边学习。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和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明白了革命的道理,决心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
1922年冬,毛泽东派毛福轩到江西安源煤矿与毛泽民一起从事工人运动。他满腔热情投入工人运动的洪流,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底,毛福轩从安源回到韶山开展工作。不久,毛泽东也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从此,毛福轩成了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的得力助手。他经常走村串户,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动员大家同土豪劣绅作斗争。他以农民夜校为阵地,启发教育农民。
在毛泽东的亲自支持下,中共韶山党支部成立了,毛福轩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中国农村的第一个党支部,后来人们称这个党支部为“特别支部”。
毛福轩还成立了公开性质的“雪耻会”,这个雪耻会公开了反帝爱国的根本宗旨。毛福轩还组织了秘密农会,开展了一系列反列强反封建、反土豪劣绅的农民革命斗争。
土豪劣绅对农民斗争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请反动军阀赵恒惕捉拿毛泽东,湘潭县军警应赵恒惕密令来韶山抓捕毛泽东。1925年8月28日,在毛福轩和韶山农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安全离开韶山,去了广州。
韶山的斗争环境更加险恶了。毛福轩与韶山支部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组织、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壮大秘密农会上。11月,接毛泽东从广州的来信,毛福轩先后派出20多人前往广州农讲所、叶挺独立团等处学习和工作。毛福轩根据毛泽东寄来的农民协会章程,对秘密农协进行了整顿。党的队伍这时也得到了壮大,1925年年底,党员已发展到110多人,成立了韶山党总支,毛福轩任党总支书记。
1926年3月,毛福轩被中共湖南区委任命为特派员,负责湘潭、湘乡、宁乡三县边区党的工作和农民运动。
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推动了湖南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各级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毛泽东又回到了家乡,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湖南五个县的农民运动,毛福轩陪同毛泽东考察了湘潭、湘乡两县的农民运动。为毛泽东写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了大量的积极工作。
1928年8月中旬,毛泽东从武汉开完“八·七会议”后回到长沙,改组了湖南省委。毛福轩变成了新的省委成员。年底,毛福轩在长沙以开米粉店作掩护,建立省委秘密联络点。这时,革命进入最灰暗的低潮,湖南省委负责人被害甚多。毛福轩被迫去了上海。
毛福轩到上海不久,便找到了正在上海从事地下出版发行工作的毛泽民,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经组织安排,化名毛恩灏,打入国民党江苏省金山县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1930年秋,江苏省委把毛福轩的组织关系转到中共金山县委,并任命他负责县委的军事工作。毛福轩灵活机智,勇猛果断,在一次追捕土匪的战斗中立了功,得到了“上司”的信任,被提升为巡长。不久后,提升为国民党金山县公安局第三分局局长。
毛福轩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为党搜集情报,救护革命同志,提供枪支弹药。在敌人的心脏里进行着顽强的战斗。
1933年年初,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淞江中心县委负责人叛变投敌,毛福轩的真实身份被敌人发觉,2月27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调统室派特务,会同上海警察局督察处在金山县诱捕了毛福轩。
在狱中,毛福轩经历了“坐老虎凳”、“踩杆子”、“钉十字架”等种种酷刑,他就是坚不吐实,表现了共产党人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在遗书中写道:“余为革命奋斗牺牲,对于己身毫无顾虑。”敌人将一个侦探装成囚犯,混进毛福轩住的牢房,妄图从他口里套取党的机密,毛福轩窥破其阴谋。敌人还利用叛徒,胁诱毛福轩写“悔过书”,也被毛福轩严词斥退。
敌人对毛福轩无计可施,两个多月后的1933年5月18日凌晨,敌人把毛福轩绑赴南京雨花台东侧。临行前,毛福轩高呼:“打到国民党!”“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有1519名,毛福轩只是其中的一名。雨花台烈士陵园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占地153.7公顷。
站在雨花台前,我似乎听到先烈们慷慨就义时悲壮的歌声,似乎听到先烈们英勇赴死前豪迈的吼声。
少先队员稚嫩而雄壮的歌声还在耳畔萦回: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资料来源:湖南人民出版社鄢德全编著《湘潭群英谱》之毛福轩传。
作者简介:鄢德全,中共党员,中国曲协会员,湘潭市曲协主席。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