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小微水体更清亮 串起城市风景线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20-10-11 04:36:53点击:
导读:  马巷镇乡愁文化园池塘让人心旷神怡。本报记者 吴晓菁摄  水质清澈的一汪汪小池塘,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旖旎迷人的城乡间。其背后,是全市干部群众的精心呵护。今年4月以来,我市率先把364个小微水体全

  马巷镇乡愁文化园池塘让人心旷神怡。本报记者 吴晓菁摄

  水质清澈的一汪汪小池塘,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旖旎迷人的城乡间。其背后,是全市干部群众的精心呵护。今年4月以来,我市率先把364个小微水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监管,实施“一塘(湖)一策”,系统开展治理,取得较好成效。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区“为小微水体评星级”的做法已在全市推广。昨日,翔安区4个小微水体获得“五星级水体”的荣誉。

  治理小微水体的创新实践,得益于厦门市水利局党组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聆听民声,办好实事。厦门市水利局党组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遵循总书记对筼筜湖整治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二十字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如今全市小微水体焕发出新的光彩,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城市灵动的风景线,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亮点1

  加强顶层设计 实施“一塘(湖)一策”

  小微水体治理的好坏,与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但不同的小微水体形成原因不一样,采取的治理方式必须也要有针对性,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为此,2019年底至2020年初,厦门市水利局开展小微水体摸排工作,以区为单位全面普查,掌握受污染小微水体的数量、位置、污染源、淤泥、水质等基础情况,并制定一塘(湖)一策,建立小微水体基础档案。

  今年4月,在翔安区召开的全市小微水体治理现场会迈出了创新探索的步伐——把全市364处受污染的小微水体纳入厦门市河湖长制监管。会议强调,各区和各责任部门要真抓实干,共同发力,坚决完成小微水体治理各项工作任务。

  具体来说,我市将因地制宜,通过“截”“清”“修”“绿”“护”等措施,切实有效治理小微水体。“截”,就是彻底截除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小企业污水,全面清除污染源。“清”,就是开展池塘淤泥清淤,疏浚沟渠。“修”,就是整修池塘堤岸,完善池塘连通设施,设置生态岛和必要的亲水平台。“绿”则是对堤岸、生态岛等进行绿化美化。此外,针对目前部分农村、城中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溪的现象,我市将继续推广隔油池和三格化粪池项目建设,并落实相关补助政策。

  亮点2

  坚持规划引领 治理有了指南

  全市纳入河湖长制监管的364处受污染的小微水体中,思明区11处、湖里区11处、集美区122处、海沧区6处、同安区142处、翔安区72处。由于数量大,污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治理任务较为艰巨。

  市水利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规划引领,今年7月专门编制了《厦门市小微水体治理工作指南》,内容包括总则、小微水体定义与分级、小微水体调查、技术路线、治理技术、项目实施、实施效果评估等7部分,下发各区河长办,用于作为小微水体治理的“技术顾问”。

  同时,《指南》明确了治理的计划,要求分步骤实施,三年全面完成。2021年6月,将实现全市小微水体责任主体全落实,完成一批典型小微水体治理试点;2022年6月前,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步,将基本完成小微水体治理任务;2022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小微水体治理任务,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保持小微水体洁净,实现小微水体治理目标。

  亮点3

  强化创新驱动 为小微水体评星级

  翔安区的新店镇大宅听花驿站、马巷镇乡愁文化园池塘、新圩镇后亭村3组祖厝口公池、内厝镇太岁宫池塘等4个小微水体,昨日获得“五星级水体”的荣誉。

  2020年度翔安区小微水体星级评定结果昨日新鲜出炉,除了4个五星级水体外,还评选出四星级12个、三星级124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15个、无星级3个。

  评定结果目前在翔安区官网公示,不仅可以让民众进行实时监督,也促进各小微水体治理单位履职尽责。在这次评定中被确定为无星级的小微水体,翔安区已经下发整改督办通知。

  小微水体的治理要因地制宜。厦门市水利局和市河长办鼓励各区创新驱动,通过强化创新,推动各区提高治理效率,提高治理效果。翔安区“为小微水体评星级”的做法,不仅新颖,可操作性强,实际治理效果好,目前已在全市推广。(吴晓菁)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1057802431@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1057802431@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