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苏州大学法学院,一位男孩摇着轮椅,向着他再熟悉不过的方向靠近。路上,他看见了那个和蔼的物管大爷,于是挥手主动打起了招呼。“小王,又这么早啊!”“是啊,您也是!”回应大爷之后,他又继续前进。到了自习室门口,在推门进去前,他回过头,望向学院墙上贴着的法学名家画像,微笑了起来。
对于王仕阳来说,这是他大学四年时光里,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早晨。四年前,2018年的夏天,他走进了苏州大学的校门,伴随他一同到来的“轮椅少年自强不息,377分高考圆梦”的故事(满分480分),也感动并激励了无数的同窗。四年后,他已经身着学士服,在拍摄毕业照的镜头前,对着自己,也对着未来新的征程——研究生生活比出了一个大大的“耶”。
回忆起选择法学的理由,王仕阳几乎不假思索:“在积累作文素材时,我读到了歌德对法律的理解:‘不管它应惩罚人,还是应关护人,它必定把人当人看待。’这句话打动了我。”
大一的某个下午,王仕阳受邀去残联作演讲。当他结束完讲话,对着鼓掌的听众感谢致意时,突然注意到,一个同样坐着轮椅的男孩,没有鼓掌,只是对着自己连连点头微笑。原来,这位男孩自幼高位截瘫,全身上下只有头部能动。
有多少人,能和我一样“看见”他呢?这样的念头一下子在王仕阳的脑海里浮现。“社会上最可怜的人,往往是不为人所知的。有很多人为我发声,但‘他们’甚至少有被看见的可能。”那一瞬间,王仕阳握紧了拳头。“我一定要学下去,让我与‘他们’近一点,让‘我们’与世界近一点。”
怀着这份坚定的信念,王仕阳在法学道路上已经求索了四年,这段光阴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初心。“我现在能够确信,法律是一门捍卫人尊严的学科。”他的话语,平静中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听着他如此平静的语调,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在他的这份从容背后,是他经历过的无数曲折坎坷。
“即使答案完全相同,我会因为卷面分,而比别人成绩要低。”能够自由活动的只有右手,但他的右手也已严重变形。考场上的他,就是用右手中,还能够抓握的三根手指微微颤抖、竖握着笔,以如此“怪异”的姿势,至少花费别人两倍的时间,写出那一个个注定扭曲歪斜的字。
“所以,我只能把我能够把控的部分,尽力做到最好。”卷面分得不到,那就把答案精益求精,答得比其他人都好;来不及写字、没有时间思考,那就把知识刻在脑子里,力求一看到题就能直接作答。“如果花太多心思去想‘为什么是我、怎么会这样’,就没有时间去行动了。”遇到困难,那就想办法解决困难,这似乎就是王仕阳简单而纯粹的逻辑。
“我不想服输,如果奖杯总要有个人捧起,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透着一股执拗。不想服输的他,总是尽全力去争取学校里的各种奖项。但对于他而言,想要捧起那座奖杯,远比常人更加困难。
在大学里,评奖评优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还需要学生在学业外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一定的时长。“能做的活动都做遍了。”做遍了,这短短的三个字背后,是酷暑时在外奔波,是凌晨两点未熄的灯火,是渴望参加活动却收获到的婉拒和推托。“可是,时长还是不够。到了实在没有办法的地步,是胡老师帮助了我。”
了解到王仕阳困境的辅导员胡洋,交给他一份整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然后发布在年级群里,帮助同学们就业的工作,以志愿时长作为“工资”。“老师没有看我可怜,就直接把时长‘怜悯’给我,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很暖。”既维护了王仕阳的自尊,又给了他一个接触更多就业机会的平台,老师深切的关心在无言处体现,最终化为支撑王仕阳前行的动力。
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很多坚实的后背,来自身边的一个个同学。经常需要同学背着上下楼的王仕阳,记住了每一处细微的差别。“老胡的后背很宽;韬哥的体温偏高,背上很热;老张的头发很硬,背我时会扎到我的脸。”王仕阳一边回忆,一边笑的越来越开心。“对!有点像一座座材质不同的桥梁,但共同点是,都很牢靠结实。”他突然一拍双手,如此总结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裴峥)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