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以专业智慧服务国家法治实践。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所法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术中坚,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邦俊教授也是湖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湖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公安厅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他始终秉持“以法为业、以德为先”的学术追求,凭借深厚的理论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刑事法学研究、立法完善、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其学术品格与实践作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法学家的使命与担当。
科研硕果累累,智启法治新程
当前,各类网络犯罪与新型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已然跃升为刑事立法完善与社会综合治理的关键议题,刑罚结构也因此面临着重塑与优化的迫切需求。其中,电信诈骗犯罪持续肆虐,“缅北电诈”的恶劣行径更是令公众谈之色变、心有余悸;网络暴力犯罪如脱缰野马般猖獗不止,亟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推动相关立法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充分激发其正向效能,同时有效遏制其滥用风险,成为亟待深入探索与审慎应对的重大课题;涉众型经济犯罪亦呈高发态势,犹如市场经济肌体中的“毒瘤”,持续侵蚀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根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董邦俊教授勇担科研的社会责任,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呈现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并重的鲜明特征。董邦俊教授以刑事一体化为理论框架,融合刑法内外协调、多学科交叉与社会系统治理理念,形成系统性、前瞻性的犯罪防控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刑罚结构轻缓化改革。针对我国刑罚结构重刑化倾向,提出以“宽严相济”为指导,结合我国犯罪形势并参考国际刑罚改革路径,调整刑罚配置比例;强化刑罚的教育修复功能,实现“惩罚-预防-回归”的闭环。二是金融经济犯罪法治化治理。在金融犯罪领域,强调“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构建新型检律关系以提升程序公正性。针对经济犯罪侦查中的“有案不立”“立而不侦”等顽疾,他提出规范立案标准、强化侦查取证技术、完善涉案财物处置机制,并推动金融监管与刑事司法的行刑衔接,形成“预防-打击-修复”的全链条治理模式。三是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溯源治理。面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新型犯罪,主张从技术治理转向社会治理。他提出建立“数据监控-情报共享-多元协作”机制,通过大数据挖掘犯罪规律,同时强调家庭、学校、平台三方责任,构建“身心强化-外部监管-法治教育”的立体防控网,从源头阻断犯罪诱因。四是环境犯罪一体化防控。董邦俊教授提出“惩罚与预防一体化”“预防体系一体化”双轨路径。他结合刑事一体化理论,主张整合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与公众参与,强化环境案件线索研判、侦查协作及检察监督,推动环境刑法与环境法的协同运行,形成“法律-行政-社会”协同治理的生态保护屏障。五是新型犯罪及其立法研究中,秉持刑事一体化理念,主张技术规制与制度创新并重。针对尖端医疗犯罪,董邦俊教授提出类型化刑法规制框架,推动医事刑法与伦理融合。董邦俊教授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项目等20余项,在法律类出版社出版专著多部。20余项成果获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中国犯罪学会等部门嘉奖。此外,董邦俊教授还注重跨学科融合创新,将大数据分析引入犯罪情势研判,在“一带一路”安全威胁研究中提出“警务科技+国际合作”双轮驱动模式。这种“理论建构-技术转化-政策输出”的全链条研究范式,使其科研成果兼具学术开创性与实践指导性。
立法建言献策,分析高瞻远瞩
科学立法是实现法治的基础。它要求立法过程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民众的利益诉求,确保所立之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前瞻性。只有通过科学立法,才能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可靠且行之有效的规则依据,使法治大厦得以稳固矗立。
董邦俊教授积极投身于各类立法调研活动。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立法调研座谈会上,面对《刑法(修正案)》《反有组织犯罪法(草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等系列重大法律立法调研,他以深厚的法学积淀与高瞻远瞩的视野,精准剖析问题、靶向建言献策,确保法律条文精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坚实捍卫公平正义价值内核,从源头为法治建设注入科学性、前瞻性基因,赢得了一致赞誉与高度认可。
宣传生动鲜活,法音深入人心
法治宣传是法治建设的强力助推器,它如春风化雨,将法律知识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似明亮灯塔,为人们的行为指引正确方向,使社会在法治的轨道上平稳有序运行;更像坚固盾牌,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有效抵御违法犯罪行为,守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在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前沿,董邦俊教授以其深厚的法学造诣和满腔的热情,积极而活跃地投身于普法教育的阵地之中。
在湖北经视《经视说法》等栏目中,他巧妙地将抽象的国家安全知识与法治理念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表述,借助一个个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广大观众进行宣讲,使法律知识如涓涓细流般浸润观众心田。
在湖北省普法云课堂上,董邦俊教授凭借其专业权威的讲解以及对电信网络诈骗深入透彻的分析,吸引了近60万观众在线收看。他的普法教育有力推动了全社会厚植法治信仰土壤,浇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此外,董邦俊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受邀为全省政法系统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等系列课程,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在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契合法治建设需求的导向下,董邦俊教授以智慧和行动书写着法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精彩篇章。期待更多优秀法学人才以他为榜样,投身国家法治战略研究,凝聚法学智慧,共同推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在法治领域落地生根,让法治成为国家发展的坚固基石。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