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半降,哀乐低回。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隆重举行。
87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古都满目疮痍,民众流离失所。
90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1937年的浩劫中,刘民生失去了父亲,3岁的他也被日本兵刺伤腿,留下永久的伤疤。“希望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他说。
距南京2000余公里外的黑龙江哈尔滨,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13日上午10时,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举行悼念活动,并同步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珍贵文物及史料特别展”。在现场,重建完成并开放的“殉难者名单墙”前,众多参观者默哀、献花。“铁证如山,不容抵赖”“永不忘却是最好的告慰,努力奋斗是最好的怀念”……陈列馆的留言簿上,留下令人动容的话语。
与之同时,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序厅内,百余名干部群众代表整齐列队,气氛肃穆。现场举行了默哀仪式,随后人们依次向象征抗日英灵浩气长存的金字塔形卧碑敬献蜡烛。
此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以“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为主题。除了悼念活动,博物馆还组织了相关图片展等活动。山西游客阎晶颖说:“历史从没有远离,悲剧绝不能重演。我们这代青年人不能患上历史健忘症,要扛起肩上的使命,不懈奋斗。”
上海宝山,空气湿冷而凝重。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下沉广场内,社会各界代表敬献花圈,随后全场肃立默哀。
当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推出了《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分8个部分揭露日军暴行。副馆长王玉峰说:“纪念战争是为了制止战争,铭记灾难是为了避免灾难,希望人们通过重温历史,懂得和平来之不易。”
(综合新华社记者蒋芳、邱冰清、杨思琪和本报记者刘洪超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4日 04 版)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