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观察 > 正文

第六届“一带一路”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在汉召开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20-12-02 13:33:11
导读:11月25日至26日,美丽的湖北武汉东湖之畔群英荟萃,第六届一带一路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晋和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专家学者们

11月25日至26日,美丽的湖北武汉东湖之畔群英荟萃,第六届“一带一路”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晋和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专家学者们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这一主题,与线上近5万名参与者互动研讨,分享研究成果。

第六届“一带一路”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在汉举行 

论坛开幕式现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供图

“本次论坛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域治理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将为进一步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湖北经验。”湖北省法学会秘书长王龙希望,与会专家积极开展市域治理领域研究,为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优质服务,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贡献中国建议方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指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与切入点。在举国抗疫的战场上,湖北武汉和许多各具特点的城市,在疫情防控中积累了市域社会治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迫切需要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交流与科学总结应用。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宋朝武说,此次论坛以新中国市域社会治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基本经验、机遇挑战、时代方位、历史使命为视点,是法治社会理论与实践成果梳理和推广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发挥聪明才智,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新理论、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


      开幕式结束后,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主题报告和专题交流。

第六届“一带一路”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在汉举行

  专家线上作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供图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认为,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中间环节,实现市域治理法治化要把握市级公共权力机关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功能,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现代化的市域治理,要善于运用公法与私法手段,实现公、私法的融合共治,要法治、德治、自治等多管齐下,发挥政治引领、智治支撑等作用。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教授认为,当前市域治理理念已由传统的经济主导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信用体系作为一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手段,可以在多元主体共治的新格局下充当桥梁和中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助推城市文明诚信积分系统的构建,从而有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戴春晨从市民公共空间体验、生活压力、城市准入、市民待遇等方面构成的理想之城指标体系出发,比较34个城市人文体验综合排名和对应的GDP指数,建议地方政府探索城市治理创新,实现“治理赋能发展,发展支撑治理”的循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秋雁教授从社会治理评估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如何构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考核指标、全国和地方层面的创新实践内容3个方面,论述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评估现代化。


      英国伦敦沃尔瑟姆自治市前市长尼尔夸特·阿里以伦敦市治理经验为例,强调市域治理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教育、住房、交通、社会、环境以及艺术和休闲服务,不断满足市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本届论坛除主论坛外,设“市域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市域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市域社会治理的经验总结”3个分论坛,共收到论文80篇,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初评、定评,最终《湖北省宜都市“双基强化、三治融合”试点经验报告》等40篇论文获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教授作论坛综述。他说,与会专家发布的研究成果聚焦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主题,诠释回答和破解当代乡土中国向都市中国跨越转型的时代命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市域治理特点的理论范式与实践经验,为人类城市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


      据悉,本届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南检察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中国行为法学会共同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民族事务治理研究所承办。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自2015年创办以来,紧跟时代潮流和热点,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深入研究、建言献策,为提升我国的法治建设水平和国家治理综合能力贡献力量。(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通讯员谢小琴、方雅)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