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头条 > 正文

《东北人物故事》连载系列“救火者”于海洋的复杂与独特(结尾)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4-08-20 14:28:19
导读:近日,老工人张辅政给笔者发来一份《2024 年 8 月 9 日上午灯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顺锋公司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发言记录。作为老记者,我有三点感受。一是灯塔现任领导班子,实事求是,观点鲜明,心中有百姓,
近日,老工人张辅政给笔者发来一份《2024 年 8 月 9 日上午灯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顺锋公司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发言记录。作为老记者,我有三点感受。

一是灯塔现任领导班子,实事求是,观点鲜明,心中有百姓,陈宇副市长懂政治懂民心,懂法律,说的话有高度也有责任心。有其这样领导,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是老工人代表以鲜明的立场,在捍卫公理,是公共良知,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其心其言其情,证明了工人阶级内心的真正诉求,是让有良知有悲悯有智慧有情怀让工人信得过的人来当家主事。这种声音是时代的共情,让人感动。

三是那位有伟人血脉和精神传承的周先生,为工人阶级的诉求所倾入的关注,体现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社会底部层面上的具体重视。

我曾经接到过周先生两次电话。

在交谈中:

他说,以牺牲工人利益去换取局部财力的一些增长,不是功劳,是罪过。

他说,善待民营企业家己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

这两句话振聋发聩。

有巨大的公共共鸣。

在辽宁省灯塔市信访局会议室,座谈会的宗皆很清晰。

工人的诉求很简单:一是解决顺锋矿工人20%股权问题。二是要求前董事长于海洋回矿工作。

老工人高广柱说,为什么俺们要股权呢?他当时由于你外商投资没到位,你选厂根本他就建不了,最后是棉花堡铁矿的领导班子,通过开会让把职工的建房款投入到小选厂。

当时矿长给俺们开会的时候讲的,将来不行你们就得靠选厂分红利,如果没有前阶段选厂,哪有你顺锋的今天,这是一个。

另一个问题,主要的是俺们工人大伙希望于海洋回来,为什么呢?当时是06年是零几年,那阵就是我们矿山剥岩欠账,完事那个省地矿厅把矿划给本溪作后备基地。

所以说再加上我们矿当时来讲,是罕王、本溪三家同时采矿不合法,政府准备把采矿权收回,是于海洋据理力争,然后把这采矿证办下来了,办下来之后,投资把剥岩搞完,最后奠定了矿的基础。

完了到2010年,于海洋让人家给迫害了,完事让人家抓走了判了5年零7个月,头一把判了无期,又改16年,又5年零7个月,你说于海洋冤不?

灯塔市政府陈副市长:于海洋在顺峰做出的贡献,咱也说是不可否认的,我这也是才来两年,具体的相关事儿咱也不太清楚,但是人家在企业发展的一定过程当中,就摆在这,这是不可否认的,对不?你说你当时作为基建科科长,你现在心情这么激动,你当时为什么没上省里去替他去申冤呢?

都去了,去了不知道多少回!

去了,最后结果是什么?

你是当领导的,你还不明白?

顺锋公司老职工代表张辅政插话:他们不作为,也不听咱们的。

………

话题又转回到工人股份。

时任副矿长的康壮说:因为当时工人6000块钱集资建房款是在合资公司外方没有投资到位的情况下,由中方的股东之一辽阳棉花堡铁矿做了这些工人的思想工作。

那么棉花堡铁矿当时做这些工人的思想工作,也是遵循咱们市委市政府当时的市长李万宇同志,由我亲自找的李万宇,找的李万宇打的报告,所以现在合资公司外方投资不到位,那么咱们棉花堡铁矿的投资已经用尽了。

这个选矿厂建不起来怎么办,李县长指示咱们发动群众集资参股,按照他的指示,我们回去以后领导班子经过研究,争取了在座其中有同志的职工代表的意见,达成了这么一个意见,就是说你集资建房款建房就不建了,把这个钱用到咱们合资公司生产建设项目上,说为什么?

说你没有房我可以租房,但是你项目建不起来,你没有生产没有效益,你企业活不了,所以按照这么个原则,咱们当时就把146户876,000块钱的集资款就用到了合资公司的建设项目上,那么建设以后,那么等于是当时就讲什么项目建成以后有了效益了,要给投资者以红利的形式取得红利分成,所以这样的话职工代表的同意把这个钱用了。

这是第一次合资公司成立以后,第一任的合资公司,港怡金投资公司,他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投资额投资,可以说几乎来讲,因为合同约定是1亿7,实际上他投资了1,300万,而且这些钱都用在营城子的高炉建设上了,棉花堡铁矿一分没投。

这种情况下,他拖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后他把这个锅甩给了香港的顺勤公司,因为当时在我都经历过,我都知道,都在我记忆里面在。

灯塔市政府陈宇副市长:你说当时项目,那项目总投资是多少钱?

顺锋公司老职工代表康庄:总投资,第一次合资的时候总投资是 1亿7,要建设两个厂,一个是棉花堡铁矿,一个是营城子炼铁厂,炼铁厂的高炉是 350 立方米,两座,完了棉花堡的是铁矿石年产量是60 万,棉花补铁矿是采矿 60 万吨,铁矿粉 24 万吨,年产是这么一个规模,但实际上他合同签完了,态也表了,钱也没到位。

二年多时间过去了,那么我们这边棉花堡子职工,我们国营单位那个时候是从辽阳市成建制移交给咱灯塔县的,灯塔县也接了。

接了以后结果给安排到柳河子,包括柳河镇棉花村老百姓,咱们当时市局的各个部门,什么计委什么财政方方面面都大力支持咱们,老百姓的庄稼现在就像现在都咔咔全嘎倒了,让咱们建临时住宅建房,就是安置一些工人,可是咱们等外资一等不来,二等不来,那么这个时候这些工人怎么就业怎么生活,你把这个问题提到了李万云县长那,李万云县长就明确的指示我回去跟你们领导班子开个会,问问你那矿长还能干不,能干就发动群众集资参股,将来你们走出一条股份制的道路来,我回去就按照市长的意思就这么办了。

回去以后就把老百姓攒了30年的款6000块钱,市长我跟你说,93年我挣的工资是一个月40块钱,我是国家的专科学校毕业的采矿,我这时候挣工资40块钱,你说一家一户拿出 6000块钱得需要这两个职工得攒多少年?钱拿来本来要搁灯塔建楼的,建住宅的,可是把这个钱就用到了生产建设上。

用完以后,也就二年半以后,香港顺勤公司来了,他把怡金公司这个底给承担过来了,承担了过来以后,你要是按照你这个投资额你都投,他也不投,他过来以后,合同的金额是7,800万,高炉改了,改成108立,棉花堡铁矿,改成年产10万吨矿石,铁矿粉4万吨的小选厂,也就是把我们工人投资这个钱小选厂就算作了他的投入项目。

当然了顺勤公司在棉花堡确实投了一部分钱,大约也就六七百万,六七百万,他投了一部分,那么就在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一件,怎么说这个事情现在我也不好定义,那就是咱们灯塔当时的灯塔市委市政府就市政府就下了一个文,19967月22号第三十四号文件,就把我们合资公司的中方的棉花湖铁矿成建制移交给了顺锋公司了,把棉花堡铁矿独立法人地位给取消了。

而且一切的法律法规文件,债权债务归合资公司,那么这里头就出现一个问题了,说当时说你给咱们并入顺峰公司了,把这法独立法人地位取消以后,你把这些问题他给处理明白,我们工人投资的 876,000,你得把它变成股权的情形,以股权形式给认定,这些工作都没说没人管。

所以就这工人说到具体的咱工人的876,000 就一直从棉花堡铁矿独立法人资格取消以后,等于是工人一盘散沙,群龙无主。关于6000块钱的收入也好,什么方方面面的,不管你怎么的,你合资公司给收回来的用了,那么你这个钱它所产生的效益,历届的董事长不闻不问,谁也不管。

要按照逻辑和事实来讲,我们这个钱是替外方出的,与政府没关系,政府和我们棉花堡铁矿和冶金矿产总公司该出的钱已经到位了,没到位的是香港的怡金公司和顺勤公司没到位,在他不到位的情况用了我们的钱,我们不等于替人家来付了吗?你结果现在人家还不承认。

灯塔市政府陈宇副市长:当时收了6000块钱,你当时是副矿长,你们当时开会研究的时候怎么研究的?

顺峰公司老职工代表康庄:那时候叫兰花岭铅矿,兰花岭铅矿1993年7月1号下了一个文件。

顺锋公司老职工代表高广柱插话:这钱属实欠我们钱,他没建上房子,完了还把法人代表资格给取消了,你的20%,你占地你政府也拿去了,乙方投资没到位,他把俺的钱给弄没有了,到现在没人管,没人问,完事之后你让俺们走法律程序,俺告谁呀?实际要放在你身上,你合计合计这事……

灯塔市政府陈宇副市长:听起来好像不讲理,哈哈,这张纸说集资建房你没提进了合资公司。

顺锋公司老职工代表康庄:那个时候合资公司还没成立呢。

灯塔市政府陈宇副市长:这笔钱,他动用这笔钱,他肯定得有会议去研究……作为主要领导,不可能几个人坐在一起,这事研究完就这么定了或者怎么的,肯定有一些法律方面的内容。

你比如说文件会议纪要这方面,这肯定得有。6000块钱我是作为工人的集资,就是说我这集资款交完之后你没有建房,对吧?拿我钱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那个年代的876,000这个数字不是个小数字,是不可能把这笔资金咔嚓用了,这对你们的诉求是有利的……

笔者看到这段陈宇副市长的话,很有感触,这位领导在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是客观公正的,而且下面的话是让人感动的。

陈宇副市长观点鲜明的说:诉求这个股权,你得围绕这个股权,因为这事儿将来最终的结果,都得拿到法院法庭哪去。咱们支持你们,包括咱们行政处理也好,生产也好,就是说你们诉求这个股权咱也支持你们……

“不打官腔,尊重事实,我们跑了这些年,现在灯塔领导班子,很尊重我们。”

这是张辅政对笔者说的话。

言外之意呢?前几届灯塔的主要领导,对他们是什么态度?

因果的关系是,有为数不少的官员成了阶下囚。

笔者在这份会议记录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陈市长,有人说:我们要股权,与政府20%国有资产不发生关系,这里是很主要的,他提出什么呢?你要,只能是从政府20%里要,不准搁外商的80%里要,这个我一早就说了,这是不合理。

市长:我给你讲,老爷子,你说这话说对头了,就是谁说什么?说白了,一个人代表不了法律,最后都得是以依法依规以法律为准绳,最后都得依法。

我想把顺锋公司当下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把这个问题说一下。

市长:那个事啊我跟你讲,至于顺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用谁那是经过股东去研究的,我们话语权在20%,你要说我政府机关用他或者用别人,我没有话语权,起码我提拔不了他,但常委会我有一票否决他。

工人代表:顺锋公司它的主导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这是关键,就像当年红军长征,要是不把领导换成毛主席,那就完了。这队伍是好队伍,你还让李德当家那能行吗?

现在顺锋公司的掌舵的人根本不把我们的工人切身利益和我们的切身感受放在心里,他们不会替我们着想,因此我们和他没有共同语言,矛盾就产生在这。

因为他要换成于海洋,这事解决了,不会有今天的矛盾,于海洋马上一句话,说老哥哥你把你的地倒出来,我立马我箱柜都不要了,我立马领着老太太就撤出来,人家于海洋,我们相信他。把于海洋请回来,于海洋一句话我一分钱不要,我立马领老太太倒地方。

市长:40多户都像你这样心声吗?

工人答:都是这样的!

顺锋公司老职工代表高广柱插话:要是用于海洋,他发话,两天之内撤不出去,你整死我。

市长:不要钱了

不要钱,于海洋回来,搬迁一分钱我不要,立刻搬出大院,配合你工作。

有工人代表插活。市长我说两句,咱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于海洋把矿山保住了,能投资把棉花堡的村民,还有全体下岗职工全部安排就业,并且待遇最好。

市长你别把我们当成一般工人,我们在国有企业也是相当的说的算,假设说48小时搬不出去,负法律责任。

市长:股权也不要了

不要了,我说话不算数的话,我回家吃点耗子药,我立刻就死……

………

笔者实录下这些对话。

不想作任何评论。

起誓,在今天是一种稀缺品。

风尘之中,谁敢言?

读者在咀嚼这种稀缺品时,骨子里都会有一种不可撼动的坚硬。

事后,一位作者把这次座谈会比作春风。

写出了一篇报道。

笔者把这篇文章实录如下:《灯塔市政府为企业办实事受到称赞 职工们感到春天般温暖》

近日,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首先要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辽宁省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也是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必须拿下的关键仗。

近一段时间以来,辽宁省内各级政府积极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常态化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赋能,灯塔市政府有切实在此做出表率。

8月9日上午,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指导精神,辽宁省灯塔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该市政府办公室内,组织并召开了由灯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顺锋公司退休职工代表参与的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的核心议题有:一、40 多户顺峰公司职工搬迁腾退房屋以及民生安置补偿问题;二、顺峰公司 146 户职工投资企业促进发展后股权问题;三、顺锋公司的挽救者原董事长于海洋恢复职务的问题。

灯塔市常务副市长陈宇、市信访局长李局长、市财政局杨局长等领导参加了座谈会,诸位领导认真倾听了顺锋矿业有关人员和矿山老职工代表对现有顺峰矿业在过去和现在所存在的种种贪腐问题、侵害国有资产问题、以及公司现有部分领导者严重侵害国家矿产资源、非法采矿导致矿难、不作为乱作为等不关心职工死活、导致公司急速败落、以及在民心所向强烈要求原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于海洋回矿“救火”,以期再创企业辉煌,兑现对矿山职工的承诺,让矿工们过上好日子救人于水火等群众强烈反映要求解决的问题。

灯塔市政府陈副市长在了解原委后表态说,希望老工人为顺锋发展继续做贡献,顺锋发展到今天,老职工在历史拿出倾家荡产的血汗钱支持矿山发展,灯塔市几届党委政府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支持顺锋的建设发展,没有任何理由去阻碍顺峰公司的健康发展。陈副市长说于海洋为顺峰做出的贡献,都是清楚的是,是不能否认的。

灯塔市委、市政府与企业三方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工人反映的情况,这是润物无声、滋润心田,这认真践行为企业办实事,保护企业家的政府行动应当受到称赞。

一是灯塔现任领导班子,实事求是,观点鲜明,心中有百姓,陈宇副市长懂政治懂民心,懂法律,说的话有高度也有责任心! 有其这样领导,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是老工人代表以鲜明坚定的立场,誓死捍卫公理正义,他们所捍卫的是让好人当家,完全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企业利益,而不是为了工人个人蝇头私利,其心其言其情,完全是工人阶级朴素正直追求公正的内心真正诉求,工人们完全是希望为了顺峰矿业在当下更好的发展,应当让有良知有悲悯有智慧有情怀让工人信得过的于海洋回来当家依法人性化经营企业。这种声音是时代的最淳朴的民心,让人感动;

三是那位有伟人血脉和精神传承的周先生,为工人阶级的诉求倾注了巨大的努力和关注,他期望工人的爱国爱岗的诉求得到当地父母官的真实知情和妥善解决。

这次座谈会上,市领导和老工人认真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个对话成果,推进问题的公开和解决,让优秀企业家回矿任职,守住国家矿业资产,遏止国有资产再次流失,保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本企业工人利益,解决亏欠退休工人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

有很多对这次座谈会的关注者,在了解到本次会议让老工人畅所欲言、实事求是,无不为本届灯塔市领导班子点赞, 也为于海洋作为顺峰矿业的挽救者和再造者所付出的所有呕心沥血的努力而感动!

爱国创新的企业家是国家的优秀栋梁,很多了解于海洋的朋友们也希望他能顺应民意返回顺锋,再力挽狂澜保护国家珍贵的矿业资源。

十多年来,顺锋公司由衰而盛的曲折发展历程,使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识到于海洋是有良知,有能力的企业家,只有他是真心代表群众利益,替工人当家做主。因此才有职工代表联名向市长请愿,要把于海洋请回矿山,恢复原职。

有读者致信灯塔市陈市长:

我听了灯塔市政府走基层和顺风钢铁公司矿上新老职工的座谈会,真的被您所感动!我们曾经是于总的员工,我们感到这会议开的非常好!

顺峰职工们情续高涨,都为企业出谋划策,特别是老职工对企业有深厚感情,了解本企业内部情况,本着对国有企业负责任的精神,还原企业发展历史事实,真诚呼吁邀请他们尊重爱戴的原企业老总于海洋重返矿上工作,公平公正向政府领导评价于海洋当年领导职工创业奋斗的感人故事…

老工人们述说了于海洋有正直人品到对企业的敬业精神;从工作能力到敢于碰硬纠错,从建立企业制度到以法治理企业;从脚踏实际寻找资金到调动职工积极性使企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逐步从抓企业文化入手使企业发展,保住了国有资产不再流失並向国家交税。解决了上百名职工脱贫住房福利等问题,真正为灯塔市政府排忧解难………

老职工说的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于海洋被奸佞污陷迫害的苦难岁月里,职工们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坚持十年里向相关司法部门反映纠正错误,好人不能受冤,我们相信司法公正,公平。正义必须战胜邪恶。

国家的司法公正使于海洋重见光明。我们企业职工有了期盼:您这样的好领导为数不多。我们真诚渴望于海洋能再度重返岗位,更希望他领导我我职工把企业做强做大。更相信于海洋才会把这个多灾多难的老国企领导好。

这次政府座谈会说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心声,我们衷心感谢陈市长能倾听老工人的陈诉,我们衷心感到陈市长您真是位亲民爱民,敢于担当的好市长,我们感谢您的作为, 更期待此次会谈会后的举措改善效果。

于海洋是肩负历史责任来接受频临倒闭的企业,那时要资金没资金,要效益没效益,职工开不出资,矿山一排散沙,没给国家交税,管理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于海洋到任后,从头抓起,他不畏困难,起早贪黑,投亲靠友寻找投资,依靠当地政府和企业职工以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精神,履行职责,响应政府号召知难而进,实心实意干工作,给企业办实事。老职工们都是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人。

于海洋的到来改写了顺凤钢铁公司国企矿产为国家纳税,走上正确企业发展道路的历史。会场上职工语重心肠你一言我一语和政府领导交心,谈话,还真情请政府出面邀请于海洋重返企业,更希望于海洋在有能力情况下再度出山的心情和愿望。

于海洋的姐姐们虽然很心疼小弟这些年为企业奉献拼搏,但是,为姐们更了解弟的人品,其学识和受到父母亲及天津大学的教育,他是读书乐万家,能力才华献国家的人。

姐姐们在听录音会后的表示:为弟一弟感到动容,动情。看到了事实上一个朝气蓬勃脚踏实地的好男儿于海洋仿佛在昨天……

太多太多朋友对这次灯塔市政府座谈会的激动慷慨的评论,真心感谢市政府领导的努力付出,也为人间最真切最爱国爱企追求公平正义的老工人们所感动,也期望原为国有企业的顺峰矿业在当下依法依规得到重组和改善,保护国家珍惜的矿产资源。

一位法学工作者说,如何利用这个对话成果,推进问题的公开和解决,让优秀企业家回矿任职,守住国家矿业资产,遏止国有资产再次流失,保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本企业工人利益,解决亏欠退休工人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政府与企业不是简单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和服务者,其政策导向和服务效率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环境和竞争力。因此,构建高效的政企沟通机制,是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现实中,政企沟通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一方面,部分企业可能因畏惧或不了解沟通渠道,而选择沉默或采取非正规途径表达诉求,导致政府难以准确捕捉企业的真实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在处理企业诉求时,可能因决策流程繁琐、信息传递不畅等原因,出现“听不见”或“听不进”的情况,影响了问题的解决效率。优化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政府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并进,才能构建起一座坚实的沟通桥梁,让政府的声音更加贴近企业实际,让企业的呼声更加响亮有力。

总之,优化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对称共享、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以及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考核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政企沟通向纵深发展,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读完这篇评论,笔者领悟到: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开始制定《中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大决策的战略意义。

想起了周先生对我说过的两句话:

他说,以牺牲工人利益去换取局部财力的一些增长,不是功劳,是罪过。

他说,善待民营企业家己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看不到这一点的官员,是政治上的短视。(作者:康锦达)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