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头条 > 正文

心中的桥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3-06-27 15:22:41
导读:名人故里竞风流。在著名的国学大师王闿运故里湘潭县云湖桥镇山塘湾,云湖河(韶河)及其支流静静地穿流而过。在云湖河山塘湾地段,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团结桥,将云湖桥镇石井铺和石潭镇古城两个村庄连在了一

       名人故里竞风流。在著名的国学大师王闿运故里湘潭县云湖桥镇山塘湾,云湖河(韶河)及其支流静静地穿流而过。在云湖河山塘湾地段,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团结桥,将云湖桥镇石井铺和石潭镇古城两个村庄连在了一起。

       正当两岸群众欢欣鼓舞之时,桥右岸的山塘湾周家,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母亲为其取名“新桥”,意在庆祝这座新桥的顺利建成。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不论风雨沧桑,团结桥为连通两地无私坚守着,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一座连心桥、致富桥。那个名叫“新桥”的人则将“团结桥”放进了心中,化作一份服务“三农”、服务家乡的为民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志存高远练本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新桥已经成长为一名豁达开朗的青年,来到了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

       身为农村青年,周新桥深知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相信,只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改变农民的命运,改变农村的命运!他发奋图强,在湖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后,被推荐至湖南农函大继续深造,掌握了扎实的农业农技相关知识,获得大专文凭,又胸怀报国之志应征入伍,于1993年12月来到了环境艰苦恶劣的南疆军区。

       巍巍昆仑,守护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见证着周新桥的青春蜕变,在绿意盎然的昆仑山脚下,一个军人的责任担当与理想抱负在萌芽、拔节。

       在部队的5年时间里,在南疆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周新桥努力锤炼本领。他发挥特长,刻苦钻研,大力讴歌部队的好人好事,成为一名优秀的军旅新闻工作者。其作品多次发表在《人民军队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上,展现了人民军队“剑门关上显英勇,赤胆忠心为人民”的崇高形象。为此,周新桥先后4次受到南疆军区和兰州军区部队嘉奖,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受到南疆军区通报表彰,连续3年被部队评为“优秀报道员”,荣立三等功两次,并于1996年被南疆军区授予“昆仑卫士”荣誉称号。

       1998年,中央军委对军队进行整编改制,根据军区部队和地方组织的要求,周新桥携一纸军区推荐信,作为军地两用人才回到地方工作。随后,他受聘于湖南卫视采编部门,兼任《湘潭晚报》特约记者、编辑。

       正当家人喜上眉梢,庆幸农村伢子终于跳出了“农门”、走进了“办公室”时,周新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2000年初,他放弃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省级媒体,毅然回到家乡,回到他热爱的农业战线,成为湘潭县畜牧水产兽医局的一名干部。

       “我出身农村,对广阔大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农村资源丰富大有可为,我真心希望能够利用自己所学和特长,为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贡献一点微薄力量!”周新桥说。

       从此,像极了家门口那座默默连通两岸的团结桥,周新桥努力地成为联通和服务“三农”的一座“桥”。

       心系农民显情怀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在县畜牧水产兽医局工作期间,周新桥通过10年努力,先后获得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湖南农大《畜牧兽医》专业双本科学历,并于2019年12月获评畜牧工程师。正如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他全心全意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三农”。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禽畜肥美,它们不仅丰富着人民群众的餐桌,更是寄托着农民致富的梦想,下乡指导也就成了周新桥的日常工作。

       “洪亮,这段时间家里的鱼都还好吧?”2023年6月10日,周新桥自驾私车来到云湖桥镇云湖村洪亮种养专业合作社,这是他众多服务对象中的一个,“你的合作社符合市财政局、市水利局相关惠民惠农政策,我今天特意给你送来这个好消息,请两个局的领导帮你指导一下,也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

       4年前,谭洪亮还是一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考虑到母亲年迈需要自己照顾,这些年小赚一笔的谭洪亮决定回农村发展,却不知道该干点什么才好。早就听说同乡人周新桥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他打来了咨询电话。

       “这是好事呀!农村需要你!”周新桥综合分析了家乡资源优势,指导谭洪亮从事水产养殖和种植事业。2019年3月,洪亮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两年后被列为市县财政、水利、科技重点支持对象。2021年冬,周新桥为合作社引进新鱼种“花骨鱼”,这种鱼肉质鲜美,价格可观,每公斤市值达70元,可就是非常考验养殖技术。为此,周新桥经常下乡和谭洪亮一起探索,花骨鱼终于获得了大丰收!很快,合作社的花骨鱼远近闻名起来,吸引了周边养殖户前来拜师学艺,周新桥又鼓励谭洪亮无私地教授养殖技术,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4年后,洪亮种养专业合作社拥有25亩鱼苗培育基地、80多亩成鱼基地,辐射周边两个乡镇,发展社员近百户,安排多名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带领广大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谭洪亮由衷地对周新桥说,“这都是搭帮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感谢桥哥和上级领导指导有方!”

       石潭镇双红村福瑞家庭农场,是县、市、省三级示范家庭农场,也是周新桥悉心指导、长期服务的一个对象。在周新桥的引导下,农场负责人张伏良从武汉进了几批江汉鸡,油茶、果树基地也建了起来,开业第一年就收益颇丰,近年又与上市的立华牧业公司联合,发展势头强劲。

       正当农场稳步发展时,却接二连三遭受打击,尤其是禽流感大面积爆发,持续半年之久,对农场造成了沉重打击。想社员之所想,急社员之所急,周新桥与局里的科技特派员、高级畜牧师刘鹏飞一起帮张伏良想办法,终于助农场渡过了难关。如今,福瑞家庭农场每年出栏的肉鸡达十几万羽,散养土鸡近两万羽,年产值达几十万元。油茶林、果树林也都已挂果,迎来了丰产期。

       踏着晨露出发,披着晚霞归来。这些年,周新桥的足迹踏遍了莲乡500多个村落,去服务对象家就像回自己家那般熟悉。2005年9月中旬湘潭县射埠镇发生人兽共患禽流感、2019年3月湘潭县全县到处暴发猪瘟,周新桥冒着生命危险和同事们战斗在一线!一个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在他的帮助下办得红红火火,奏响了一曲曲乡村振兴的乐章。

        振兴乡村树典型

       周新桥的书桌上,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和战友们在昆仑山下的合影。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里,周新桥学本领、涨见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宣传推介的重要性。他认为,“三农”要发展,需要不断向一线倾注政策和技术支持,也需要鼓与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于是,周新桥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经常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深入基 层一线,采访群众中的好人好事,用身边的鲜活典型鼓励更多人。

       云湖桥镇响石村党支部书记许利民,就是周新桥推出的一个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典型人物。许利民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始终不忘帮扶身边的老百姓。春旱厉害,他自掏腰包20多万元修水渠;本村的许帮家境贫寒,他全程资助许帮上学,为其找工作,又帮小伙子管理工资;何鑫与奶奶相依为命,房子成了危房,许利民捐钱并争取资金为他建新房……如今,许利民当了十来年的村支书,带领当地村民忙建设、抓收入,他也因此成功获评湘潭市“最美群众贴心人”。周新桥不仅通过笔墨推介许利民,还积极为许利民所在的村争取上级有关资金支持,为当地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些年,周新桥还撰写并发表了大量集中歌颂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作品,积极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多篇报道被国、省、市级媒体评为优秀作品。2002年底,周新桥被湘潭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个人;2005年至2007年,他连续三年被湘潭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2005年至2006年,他连续两年被《湘潭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其中,他撰写的《招商引资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荣获全国地州市党报党刊二等奖。

       任重道远不停歇

       农民在地里劳作,郁郁葱葱的农作物迎风摇曳;孩子围着大树跑,传来银铃般的笑声;知了不知疲倦唱着歌,小桥流水轻轻的伴奏……每每投入到广阔农村的怀抱,周新桥总会被这画卷般的美好深深打动。周新桥并没有身居要职,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可为了这份美好,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他总是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桥哥淡泊名利,默默地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被老百姓传为佳话。”这是云湖桥镇石井铺村党总支书记赵国云的一番话。他介绍,近年来石井铺村的美丽乡村变化很大,这背后就有周新桥的一份赤子情深,他主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家乡修路修水利,特别是2000年底,他在市交通局为村里争取了亮化工程,在村道上安装了62盏路灯,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夜间出行。

       2021年的春天,石井铺村又发生了一件民生大事——团结桥重建工作的筹备指挥部正式挂牌了。

       原来,经过50来年的风吹雨打,方便两岸百姓的团结桥破损不堪,已经成为危桥,周新桥看在眼里,也放在了心上。从2020年开始,他就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桥的现状,着手推动团结桥的重建,目前,有关立项、规划、设计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团结桥所在位置,是红色旅游线路韶茶干线的延长线,距离王闿运故居“湘绮楼”遗址仅约1.5公里。桥的修缮,不仅有利于云湖河两岸百姓的安全通行,为振兴乡村经济助力,也有利于名人故里的建设和开发,彰显、弘扬湘潭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比翼齐飞。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壮观漂亮的新桥将屹立在云湖韶河之上!(颜  妙)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