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 正文

锰三角 生态环保再调查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1-03-15 15:37:03
导读:这里是中国稀有金属矿产富集的地方,其中锰矿的储藏量居世界前列,无锰不成钢,锰业的战略地位让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望其项背。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锰三角聚宝盆,曾经有句家喻户晓的发锰财,猛发财让世人惊叹。这里是
       这里是中国稀有金属矿产富集的地方,其中锰矿的储藏量居世界前列,无锰不成钢,锰业的战略地位让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望其项背。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锰三角聚宝盆,曾经有句家喻户晓的“发锰财,猛发财”让世人惊叹。
 
       这里是渝湘黔鸡鸣三省的睦邻之地,100多万土家苗汉人民在这里休养生息。

       这里曾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就是从这里诞生,

       这里的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的策源地。

 
       这里也是一片颇具纷争的舆情发酵之地,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保建设的良性共存之间,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如何实施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与转化?这便是一道考验渝湘黔各级党委、政府决策者科学发展观的难题,犹如“蜀道之难”。

       2021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一行3人在这片红色革命的发祥地实地调查发现:这里正在经历着一场凤凰涅槃般的蜕变!

       锰 三 角 辞 源 考

       位于我国西南部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秀山县)、贵州省松桃县、湖南省花垣县,因锰矿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锰三角”。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锰三角”地区开始锰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度时期,锰产业在该地区工业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河山。

       据湖南省花垣县县长隆立新、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陈宏波、贵州省松桃县副县长吴峰介绍说:“锰三角”地区因锰矿资源丰富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开发利用锰矿资源。锰产业在武陵山集中边片贫困地区的秀山、花垣、松桃三县产业扶贫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花垣县因为锰业一举拿下湖南省工业强县的桂冠,松桃成千上万的穷光蛋因锰发财,秀山县民族工业实现零突破、跃居渝东南之首、一改财政赤字旧貌。

       随着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和“绿水青山”的要求,如何在坚守生态环保底线的同时,继续发展锰业产业,努力发挥其在巩固区域脱贫成果、振兴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努力处理好过去锰业粗放发展时期遗留的环保问题,成为摆在地方党委政府面前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解答的问题,考量着地方党委、政府的科学发展观。

       绿色宣言背后不和谐的音符

      早期过度无序的开发,在给当地解决温饱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的环保沉疴。据媒体报道:锰三角地区的环保阵痛爆发于本世纪初,浏览网页会发现“路黑,菜也黑,村子里种的菜叶子上都是黑灰”;“晚上空气中弥漫的大量粉尘使村中老人和小孩呼吸困难”;“穿行的运矿车辆留给路面大量粉尘,下雨时路面污水横流,天晴时粉尘漫天”;“厂区内烟尘弥漫,围墙外一排树木擦拭树叶后纸巾上留下黑色粉尘”;“时不时会有刺鼻味道,门窗都不敢打开”;“河水都是黑乎乎的,河底下都是黑的.....”。这样的舆情文章屡见报端。

       自2000年当时的中央领导对该地区环保治理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以来,这里经历了三次环保整治风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家园越来越渴望拥有碧水蓝天,鸟语花香。

      “锰三角”地处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境内沅江水系与乌江水系均属长江流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打响“清废行动”净土保卫战后,解决锰产业的污染问题迫在眉睫。2019年“无废城市”全国试点,重庆作为样本之一;2020年新《固废法》出台;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在密集环保政策的施压和中央环保督察的推动下,“锰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痛定思痛,从除积弊、补短板抓起,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始绝地反击。时至今日,“锰三角”地区以环保倒逼产业升级,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闯出了一条新路。

      “我们绝不回避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有职责和决心解决这个遗留突出环境问题,我们已经用刮骨疗伤的实际行动攻克这个难题!”接受采访的秀山县委书记向业顺、松桃县委书记李俊宏、花垣县委书记罗明掷地有声:锰三角地区已经用二十年的时间在偿还旧债,其惠及国计民生的实际成效有目共睹,正如湖南日报2012年5月23日的报道《清水江作证》。

       环保阵痛过后 黔湘渝“锰三角”的产业蜕变

       龙建兴这一天起得特别早,凌晨5点钟就出发,在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镇火焰土村的村子里做了一次告别性的溜达。2018年,龙建兴一家7口如愿的搬进了沈从文笔下那世外桃源般的“边城”,住着县政府在移民新村分配宽敞新房。

       比龙建兴还早享受搬迁福利的是秀山县溶溪镇高楼村,该村属于矿区开采点,2012年因矿山安全和环境整治,对陈先武、冉启和、刘波等216户,895人进行了整体搬迁。其中135户搬迁至溶溪镇晨光居委会场口组生活。“比起一起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山哇,现在的日子那真是福窝”。这都得益于县委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 。

(图片:湖南省花垣县边城移民新村)。

       据湖南日报《清水江作证》的报道:流经花垣边城的清水江,倒映着两岸湘、渝、黔3地青翠的山色,一如沈从文《边城》所述的那样“清的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清水江默默流淌,讲述着当地凤凰涅般的一次转身——花垣县矿业整顿走出“两型”新路,得到国家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国家工信部将其称为“花垣现象”并向全国推广。

       花垣锰矿储量居全国第2位,铅锌矿储量居全国第3位,有“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全国“国矿民采”的先进县,在这里召开过全国性的典型推介会。然而,在美誉背后,却是乱象丛生的矿业经济。千军万马上矿山,锰和铅锌矿硐的数量达1227个。每个采区中,业主少的20多人,多的140余人。85%的矿硐无任何手续和有关图纸,无证开采、乱挖滥采、偷挖盗采现象几乎成为常态,矿山全面进入事故高发期。矿业的畸形繁荣也使社会治安环境暗潮涌动,公安部、省打黑办等在这里挂上了“全国涉枪重点挂牌整治县”、“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挂牌整治县”等4块“黑牌”。

      “无锰不成钢”,锰金属是去氧、提升硬度、韧性的必需品,主要应用于钢铁冶炼工业和国防科技中,全球90%以上的电解锰产于中国。锰矿在提纯过程中会产生锰废渣及渗滤液,其主要成分有硫酸锰、氨氮等和其它微量重金属,这些均属于重污染物。

       以秀山县为例,2016年前大量锰渣堆放在有不同程度问题的渣库,随着常年的雨淋和渗透,县境内平江河、溶溪河等水域曾一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0年左右是秀山县锰产业发展的风水岭,因缺乏长远规划和政府引导,“风光”过后的企业主随着后期企业环保不达标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被淘汰出局,很多锰废渣场、尾矿库成为无主之库。

       2017年,中央第一轮环保督查到秀山县,指出“18家电解企业锰渣场均无防渗系统,总体整改工作推进缓慢”。主政秀山6年,如今已是县委书记的向业顺,亲自指挥并见证了秀山县污染整治的全过程。23个锰渣场,除了在产企业7个在用渣场和5个遗留渣场由生产企业承担治理外,其余整治工作全部由政府负责,“企业交的税费都不够治理费用。”

图片:治理后的秀山县锰废渣场(武剑波摄)

       在鑫发电解锰厂旧址,残垣的厂区仅剩下部分水泥结构主体,厂区东北方向是该厂遗留的电解锰矿渣,政府对这个储有四十万吨的锰渣场修建了导流洞,进行了灌浆处理,新建安全拦渣坝,进行了覆膜覆土绿化封场,新建渗滤液收集处理站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等工作。秀山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渣场中间和四周均修建了截洪沟、排水沟,渣面覆膜覆土,地下泉眼采取阻隔措施,尽量避免地表水、地下水对渣的侵蚀,渗滤液收集处理实行了第三方公司运营维护,渗滤液进入收集池,然后经过配套污水处理厂除锰、除氨氮处理后达标排放,环境突出问题在原基础上得到明显解决,渣场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整个治理过程持续了大半年时间。由于工程量大,整治一个这样的渣场需投资三四千万不等。

       目前,秀山境内废弃16座遗留锰渣场,对其中剩余10个遗留渣场实施了规范封场,1个综合治理,1个彻底治理修复;对停产企业渣场渗滤液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维护,并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营维护,达标排放;投资1.56亿元,正在对存在地下水和突出问题的5个遗留锰渣场实施深度治理。

       近3年来,秀山县域内国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出境断面水质保持II类以上,水质持续好转。

图片:市民在梅江河畔钓鱼

       电解锰产业对“锰三角”几个县来说是既痛又爱。“光靠农业和旅游,财政确实起不来”,在松桃县副县长吴峰看来,农业和旅游确实带动了老百姓自身财富的积聚,但对当地财政收入贡献还是很小。锰矿在松桃县储量属亚洲最大,品位在15-22%,资源禀赋造就了锰产业的持续发展,但生产一吨电解锰就会产生7-10吨锰废渣。2005年,在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中,松桃县锰矿污染问题突出被曝光,自此开始对尾矿库和废水持续治理。到目前全县涉锰企业12家,占工业比重36%,产能22万吨。对于现存锰业企业的环保状况,吴峰表示乐观,“像武陵锰业和三禾锰业的环保治理在全国也是最好的”。武陵锰业负责人杨正文也有一种环保追求,那就是“不惜代价,成为锰行业的一面旗帜。”如今,松桃县的锰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生态环境逐年变好,自“锰三角”环保实行联防联控后,松桃县出境断面水质锰含量实现常年II类排放标准,锰含量o.5mg/L以下。

       曾经的花垣县,黑色金属矿开采堪比千疮百孔,铅锌矿企业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个矿洞,从业人员近三万人。2017年新一轮的环保风暴,花垣县因环境问题突出被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挂牌督办,三年多时间里,当地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铅锌冶炼企业由19家整合为一家,成为当时全国的典型样本。锰矿企业由31家整合成6家;电解锰产能由19万吨缩减到12万吨;对锰矿山工业广场、废弃矿坪覆土复绿。矿石堆场硬化,配套污水处理厂,“铅锌与锰矿产业的极速锐减,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现在更多的是如何做好维稳工作,引导群众产业转型。”花垣县县长隆立新说。同时,花垣县还对20座锰渣库,约1474万吨锰渣进行逐步投资治理,对这个刚脱贫的县来说,转型发展已刻不容缓。

监测到锰渣库底有水冒出,锰渣需翻运后重新灌浆覆膜做防渗处理

       借力整合 多元发展

       在向业顺看来,过去不科学发展、盲目蛮干损失太大,教训深刻。目前秀山保留了7家电解锰企业,实际5家在生产,其余小企业陆续拆除,目前也拆除70%,剩下的遗留问题处理后拆除,处理一个,拆除一个。境内嘉源锰业拆了原厂搞技改,武陵锰业对废水处理装置进行了全面改进,新的排污、治污标准高于国家环保标准,全球领先。在政府的规划中“我们会持之以恒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下去,走出一条符合县情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通过近年的全面治理,秀山境内的梅江河已恢复往日的清澈。夏天,小孩子到河里游泳的多了,白鹭也多了起来。如今,依托武陵山片区的地域优势,秀山鼓励村民种植中药材,县境内38万亩中药材种植,引来深圳海王制药海王金樽秀山加工厂、步长制药保健品、天津红日医药颗粒配方加工、华山药业、重庆国泰康宁制药的109个品种片剂、颗粒秀山生产线.....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已见雏形;农业深加工产业、茶叶加工企业,生物饲料,食品企业,汽车配件企业转移;同时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企业转移,发展电商产业等,每年有20多家企业落地秀山。副县长陈宏波认为,真正发展要靠市场手段,加上政府的诚信兑现,“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的最好阵营,秀山已完成了从单向到多元到集成的发展过程。”

       花垣县20座废渣库,其中15座近一半的锰渣量已实施闭库覆土复绿。3座锰渣库今年底完成各项环保综合治理并实施闭库;1座今年6月底完成污水处理站提质改造。下一步启动该废渣库的搬迁,因后期治理资金不到位和治理工序复杂,实现彻底整治,仍需要一段时间。

       花垣县的矿业占工业总产值80%,锰产业占工业比重的32%,工业将依旧占主导地位。在花垣县委书记罗明看来,出台创新优化政策,大力引入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补链产业,是既解决经济,又能安排劳动力的最快方式。“我们要构建花垣锰产业集群,形成总量在40万吨左右锰产业相关深加工产品,建设锰产业基地。前提是,环保要先行。”

       花垣县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也基本成型,茶叶、烟叶、蚕桑、湘西黄牛养殖及交易中心,民族特色产业苗绣;以《边城》为原型的旅游特色小镇;2014年,习总书记在十八洞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如今的十八洞红色旅游业正如火如荼。

贵州武陵锰业锰矿制粉车间

       松桃县以畜牧业生猪养殖100万头,农业以油茶、茶叶、药材为主要种植业。如今,养殖、农业、电解锰三足鼎立,势均力敌。借助苗医、苗药发展中医药产业,研发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诊疗正处最后攻坚期。依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资源综合利用则会成为锰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借力锰矿资源储量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松桃县委书记李俊宏对如何用好锰资源饶有兴致。“我们的锰酸锂电池产业也正在规划中,若有企业来投资锰矿渣综合利用项目,政府将给予优厚补贴。未来,我们要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让旧业态全速革新,新业态全速崛起,但决不要污染的GDP。”提高电解锰行业准入条件、渣库建设环保标准及安全生产准入门槛,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引导涉锰企业走清洁、绿色、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方式或将成为未来锰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武陵锰业属“锰三角”最大的电解锰企业,其在秀山县和松桃县分别有电解锰加工厂,锰矿厂则在松桃县。特殊境况下,对企业的管理要常游离于几省的政策之间。企业管理层常化繁为简,以最严格省份的政策统一执行。从业20多年的武陵锰业负责人杨正文,经历了有关锰业政策的各项变革和行业的“大淘洗”,带着对锰产业的特殊情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不惜代价,成为锰行业的一面旗帜。”成为武陵锰业环境治理的文化标准。

       如今,行走在“锰三角”地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道路两侧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随处可见,浅水滩边成群的鸡在地里啄食,放眼望去,山脚下的老黄牛在老农的指令下默默犁着地,山下一排排灰瓦白墙的三层小楼间,零星夹杂着几座老的木屋,一片静怡祥和,宛若画中……短短几年,“锰三角”的环境治理工作完成了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蜕变,生态环境变好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产业将在这里续写。

      “舍”与“得”的智慧

       矿产资源丰富的锰三角,曾因矿而兴,也因矿生乱。乱象丛生之下,锰三角地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整顿矿业秩序,找准并开始走上一条传统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之路。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是资源型地区发展的根本出路。

      “舍”与“得”之间,彰显的是一种智慧。曾经以遍地开花的矿产经济支撑“半壁江山”的锰三角,不再依赖带血GDP数据,而是投入巨额的财政资金进行整治。这样的舍弃,需要胆略,更需要智慧。

      “舍”与“得”之间,是辩证法。在整顿中“舍得停”、“敢于整”,赢来了持续发展的机遇。昔日遍地开花的小矿、小窑,换来了大型矿业企业的横空出世和整个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迎来了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整个县域经济将走得更远、更扎实。

       锰三角地区着眼长远谋划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做法,是执政者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之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我们期盼锰三角地区的民族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我们期盼锰三角的锰业为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期盼锰三角的水更清、山更绿,莺歌燕舞。(特邀记者 梁鹤鸣)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