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 正文

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同步实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日期:2021-01-16 11:44:29
导读: 核心阅读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近年来,黄河兰州段不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同步实施;吕梁山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水土保持的同时发
       核心阅读
 

 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近年来,黄河兰州段不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同步实施;吕梁山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水土保持的同时发展沿黄经济;长江江苏常熟段坚持生态修复,沙洲半岛变为江中绿岛……各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岸线环境治理,河岸生态明显改善。

  

 甘肃兰州,黄河穿城,浩荡东去。昔日废弃的黄河兰铁泵站泵房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500多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在观景台上,两座古朴雅致的观景亭,与黄河风情线融为一体。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李永康,上班途中都会看到黄河沿线景观。他说:“如今黄河堤坝坚固,岸边绿树成荫,更美更安全。”
 

 治理河道固水土
 

 黄河兰州段全长150.7公里,其中城区段河道长47.5公里。历史上,黄河洪水曾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2015年,兰州市全面启动了黄河干流防洪工程的建设。“按照工程标准,兰州城区段的设防标准达到了‘百年一遇’,能够应对每秒6500立方米的洪峰;农防段标准为‘十年一遇’,可以应对每秒5640立方米的洪峰。”兰州市黄河河道站站长郭德军说,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总投资16.8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3.79公里堤防和21.15公里护坡及护岸,维修加固堤防41.31公里、护岸3.25公里。
 

 “为了使沿岸河堤更加坚固,工程采取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郭德军指着黄河北岸河防工程说。2018年到2020年,兰州黄河段流量连续3年在每秒3700立方米左右,堤岸安然无恙。“以前的城区护堤大多是石块加混凝土,易发生冻胀、出现裂缝,现在采用板梁结构等工艺后,河堤坚固度大幅提升。”郭德军说,“兰州今后平安度汛有了更好保障。”
 

 在加固河防、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兰州将生态治理融入其中。“以前,河滩岸坎这些地方都是沙土。洪水过后,岸坎便不复存在,河道也往往会发生改变。”郭德军说,如今,过去的河滩岸坎,已被一块块水泥网格结构的生态预制块替代,通过下面铺设的加筋麦克垫,牢固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河防工程中,施工人员向网格内撒入草籽。水草根系发达,相互交织,与预制块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增强了护岸的强度,一方面有效防止了河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兰州城区段全线都采用类似的生态预制块结构。”郭德军说,农村段则将合金材质的格宾网与块石结合,随坡就势,大幅提升了护岸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从2013年开始,兰州市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举措,累计完成包括黄河河道在内的262公里的河洪道整治,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污纳管,黄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通过几年的保护治理,黄河兰州段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防洪体系日趋完善,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得到了很好实施。”郭德军说,保护治理既满足了防洪治患要求,也满足了群众亲水赏景的需要。
 

 保护利用助增收
 

 山西保德县,背靠吕梁山,县境内黄河干流流程63公里,流经3乡3镇。
 

 走进黄河岸边的生态园,目之所及是一片果树苗,采摘园里种有杏树、海红果、红枣等9个树种。往里走是河滩休闲区,河堤上种着两排杨树,黄河水与绿色生态园相映成趣。
 

 然而,两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这一片都是工棚、库房、住宅等,河道也没有现在宽。”保德县水利局副局长白嗣清说。曾经,滩涂无序围河造地、河道非法采砂、河滩乱建乱堆等开发活动对当地黄河沿岸生态造成了破坏。保德县痛定思痛,拆除违建、拆除围堤、清理土方……经过整治,黄河岸边大变样。
 

 去年,保德县建起了观光采摘园,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抚育管护两年,等待项目成熟后,就交给农户自主经营。”白嗣清介绍。保德县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两手抓,大力发展沿黄经济。各种树种在给黄河沿岸增添绿色的同时,也发展成群众增收的产业。目前,保德县红枣种植面积7万余亩,年产量近4000万斤,带动全县枣农人均增收3000余元。
 

 在同处吕梁山区的岢岚县,水土保持与黄河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穿过河滩,蜿蜒而上,行车两小时后来到县城25公里外的中寨沟流域红崖湾片区。站在山顶远眺,柠条、仁用杏、油松等错落有致。
 

 “山上主要是沙壤土,质地松软,曾经是一下雨泥沙全都被冲进河里,最后流入黄河。”岢岚县水利局主任科员亢志洁说。
 

 2012年,岢岚县启动中寨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引进企业以一次性流转方式承包中寨沟小流域39平方公里的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涵盖森林保护、生态农业、特色养殖等功能的绿色生态园。目前,已完成荒山绿化造林3.9万亩、河道荒坡护坝2.1公里。工程为100多户村民提供植树、养殖、工程建设等务工机会,每户年增收4000余元。
 

 贫瘠沙地建绿洲
 

 在长江江苏常熟段,有一个由泥沙冲积而成的沙洲半岛,人称“铁黄沙”。过去,这里荒凉萧瑟,黄沙漫天。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陆林祥说,以前,这里风一吹,眼睛都睁不开。
 

 20多年前,为了改造贫瘠的铁黄沙,陆林祥带着十几个人,用小船装了8000多棵树苗登上这片滩涂地。没想到,由于土地沙化太严重,最后只有几棵小树苗存活下来。此后,很少有人再提改造铁黄沙。
 

 2017年,常熟市明确沿江生态经济圈的规划,改变铁黄沙的发展定位,提出建设以铁黄沙、长江岸线和水域为主的生态经济圈,把铁黄沙打造成长江生态岛。
 

 “如果工业化开发铁黄沙,一定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回过头来治理,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建成江中绿岛后,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城市的环境和形象,还能为高质量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说。
 

 要让铁黄沙变身,首先就得让这里的土质得到改善。很快,紧张的工程建设在铁黄沙全面开展。在平整全岛地面的同时,大量泥土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岛上,随后种上了成片的油菜花、紫云英等生态作物。花期过后,植物被翻耕入土作为养料。几年来,随着土质的不断改善,曾经荒芜的铁黄沙变得生机盎然。
 

 成片的向日葵,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如今的铁黄沙,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广阔绿洲。站在这个长江之滨的小岛上,放眼望去,树木成林。岛内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达7000多亩,铁黄沙沿堤防种植的绿化林带有50到80米宽,池杉、落羽杉、黄山栾树、女贞、夹竹桃、红叶石楠球等植物争奇斗艳。
 

 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铁黄沙岛内既有长江鱼类繁衍回流的通道,也有专门设立的候鸟保护区。当年的不毛之地,成为长江上的一颗明珠。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5日 07 版)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