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快讯 > 重庆 > 正文

京东亚洲一号重庆仓二期年底开建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   日期:2020-10-14 19:58:09
导读:京东亚洲一号重庆仓二期年底开建  ——重庆最大电商仓库再度扩容探秘京东亚一重庆仓,分拣人员正在检查分拣包裹。记者 付爱农 摄 视觉重庆  你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一般从哪里发出来?当日下单、当日收货是如

京东亚洲一号重庆仓二期年底开建

  ——重庆最大电商“仓库”再度扩容探秘

京东亚一重庆仓,分拣人员正在检查分拣包裹。记者 付爱农 摄\视觉重庆

  你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一般从哪里发出来?“当日下单、当日收货”是如何实现的?重庆人网购偏好哪些品类?

  这一连串问题,在重庆最大的电商物流仓储集散地——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可以找到部分答案。作为电商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京东、顺丰、申通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纷纷在此布局。其中,京东亚洲一号(简称“亚一”)重庆仓是目前我市最大的电商“仓库”。

  10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京东亚一重庆仓进行探访。

  每天处理订单30万单以上

  京东亚一重庆仓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它是目前重庆最大的电商“仓库”,占地485亩、仓储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分4个“库区”。

  第二印象是:繁忙。上午10点,在亚一重庆仓其中一个“库区”,已有40多辆大货车等着装货。

  “每天,亚一重庆仓处理订单30万单以上。像这样的大货车,日均达到600至700车次。”京东重庆公司副总经理李小龙介绍,如果碰到“6·18”“双11”等,亚一重庆仓单日处理80万单以上,“比如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重庆仓就增调了500辆大货车、1000名工作人员协助。”

  从该仓发出后,商品马上发往重庆各区县的112个京东物流站点,再由快递小哥送到家家户户——正因为有了这个超级大仓库,主城中心城区“当日达”、远郊区县“次日达”得以实现。

  李小龙说,亚一重庆仓每天数十万单的电商订单,重庆本地消费者贡献了七成,由此可见重庆巨大的消费实力。今年1—9月,面对疫情冲击,亚一重庆仓出货量仍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仅粮油米面、矿泉水、卫生纸、宠物粮等生活日用品平均每天就超过10万单。重庆人对3C(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的统称)的消费力也十分强大,“比如冰箱,1至9月重庆仓冰箱(出货量)增长1倍以上。”李小龙说。

  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画像”

  “哪些网购商品放在重庆仓,每种商品存储多少?这些都是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画像’来分配的。”李小龙介绍,“智能大脑”的“聪明”程度,可精确到类别、品种甚至款式、牌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亚一重庆仓的一个仓库里,智能分拣线像一条长蛇回旋盘绕,总长度达数公里。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电商物流智能分拣线之一——

  消费者一点“下单”,“智能大脑”将在0.1秒之内把信息发送给仓库,随即进行“智能排产”、商品包装耗材推荐及路径优化等。

  所谓“智能排产”,即智能安排生产。由“智能大脑”统筹安排不同订单的处理和配送时间,进行优化组合,该功能将仓内自动组单的占比提升至73%,组单合理性和出库效率大幅度提升。

  不同商品用哪种包装耗材,可用“精卫推荐”。“智能大脑”自动计算与商品最匹配的包装及型号,比如用纸箱还是手提袋、用多大型号,其推荐准确率在96.5%以上,既节约成本,又绿色环保。

  那智能拣货路径优化是什么呢?记者看到,智能分拣线长长的一段,贴着密密麻麻的目的地地名,既有重庆各区县的,也有外省市的。打好包装、贴有每位消费者标签的包裹自动落入袋内——该过程就是智能拣货路径优化,“这是一种大数据技术,称为‘蚁群算法’。就像蚂蚁搬食物,不会碰撞,路径最优。”

  李小龙介绍,仅这一条智能分拣线,每小时即可处理1500个包裹,其效率比人工提升5倍以上,精准率则接近100%。

  亚一重庆仓规模将再扩容

  以前,重庆人在京东网购的哈根达斯一般从成都仓发出,今后,就可以由亚一重庆仓直接发出了——这是因为在国庆前夕,亚一重庆仓新近投用一个8000平方米的冷链物流库。

  “再次扩容,是因为重庆巨大的消费实力和潜力。”来渝8年的北方人李小龙对重庆消费市场如数家珍,“今年上半年重庆社零总额达到5307亿元;重庆超越广州,成为‘消费第三城’……这些,无疑对电商大平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京东将加大力度在渝布局。今年底,占地308亩的亚一重庆仓二期工程将开工建设。该工程将大量引进机器人,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物流仓库。

  同时,亚一重庆仓还将在各区县新增65个物流站点,“当日达”“次日达”的效率更高。

  “近年来,重庆着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效显著,线上新消费发展迅猛,在重庆加大、加速布局,必将大有收获。”李小龙透露,亚一重庆仓三期工程也已纳入规划中。

  本报记者 付爱农 向菊梅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