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德化法院整合原有的民事审判团队、基层法庭团队及速裁速调团队,升级打造全省首个民事审判中心,直接联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民事纠纷一站式办理。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受理民事案件2360件,审结1930件,结案率达81.78%,办案效率同比上升26.33%。
建好纠纷化解“高速路”
“本以为要去法院打好久的官司,没想到来一趟民事审判中心就能拿到钱了。”今年1月,谭某拿着到手的工伤损害赔偿款说道。
2021年,谭某在德化某铁路项目工程从事混凝土作业时不慎摔伤,经医院诊断为全身多处骨折并伴韧带损伤,司法鉴定为八级伤残。经协商约定,该项目负责人叶某承诺支付给谭某除医疗费外的护理费、住院伙食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各项费用共计15.1万元。但经谭某多次催讨,叶某仍欠7万元赔偿款未予支付并拒接电话。无奈之下,谭某来到德化法院民事审判中心打算起诉。
“我们靠前一步,当事人就少走弯路。这个案子在诉前直接调解的话,谭某能更快拿到赔偿款。”德化法院副院长、民事审判中心负责人黄德梅介绍道。
立案窗口人员在收到该案后,第一时间将其分流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陈文晖立即联系叶某前来调解。
陈文晖在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叶某目前经济状况不好,其所承包工程的公司又不愿意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导致该纠纷未能彻底解决。
在陈文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开导下,叶某承诺将拖欠的7万元转为其个人债务分期支付给谭某,并当即支付了第一笔欠款,谭某表示同意,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随后双方向民事审判中心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据悉,今年以来,德化法院民事审判中心已诉前化解各类纠纷92件,进行司法确认36件,调解成功率达67.8%,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量同比下降14.8%。
架起家庭幸福“连心桥”
许某与徐某于2007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原告许某陈述,丈夫徐某没有尽到对家庭的责任,双方在婚后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导致感情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故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庭审中,法官李平发现夫妻二人在谈到两个孩子时,均流下了眼泪。李平意识到,双方对于孩子和家庭仍有很深的感情……
最终,法院没有判决二人离婚。
在判决书中,李平这样写道:“原、被告在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在生活中发生矛盾,不能轻易采取离婚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二人因生计两地分居,男方应多体谅妻子照顾家庭的不易,女方也应多理解丈夫在外工作的辛劳。若今后双方能学会换位思考,互相体贴,彼此尊重,相互包容,仍有和好的可能。”
一时冲动,到法院起诉离婚,最后没有被判决离婚,事后,夫妻俩一个劲地说“万幸”,是法官的认真负责,帮他们保全了这个家。
这对夫妻重归于好后,更加珍惜家庭,还在李平的帮助下,制定了家庭议事规则。目前,二人严守规则,渐渐摸索到了合适的相处之道,力争让两个孩子在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通过几年的审判实践,德化法院民事审判中心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审理婚姻家事案件的经验体系。今年以来,该中心已审结家事案件118件,调撤率为76.54%,服判息诉率达98.77%。
探索乡村振兴“服务网”
作为德化法院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德化法院民事审判中心始终把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近三年审理涉农纠纷2351件,下乡开展巡回开庭、调解、普法等75场次。
2021年12月,基层法庭审判团队在上涌镇下村村巡回开庭审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法官林清源当场对该案进行了宣判。
赖某山与赖某水同住在德化某村。多年前,双方口头协商同意互换部分承包地。土地丈量互换后,双方各自耕作。2016年初,赖某山突然反悔,要求改变互换协议,并恢复耕作原承包地,且擅自在更换前的承包地上耕种。赖某水知道后,将赖某山在田地上耕种的水稻、生姜拔除,双方为此产生纠纷。
于是,赖某山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土地互换协议无效。为增强庭审的教育效果,林清源决定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审理此案:“承包土地互换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然而互换需要哪些手续,互换后又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多农民都不清楚。”
庭审中,林清源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对该案进行了释法说理:原、被告系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双方经过协商互换部分家庭承包地,这是法律所允许的,系双方的自愿行为,且已得到实际耕作、履行,故互换协议合法有效。赖某山单方反悔,未经协商擅自改变土地互换协议的行为无效。对于其诉求,法院不予支持。
庭审结束后,林清源还通过漫画案例的形式对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普法,并解答了有关提问,给旁听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为充分发挥司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2021年10月,德化法院民事审判中心还出台了《关于推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十项司法举措》,从建立绿色服务通道、完善纠纷多元化解、妥善审理旅游纠纷、发挥法庭前哨作用等方面全方位、多举措服务保障乡村振兴。(郑东灏 王姝钰)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