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咚——咚——”响亮悠长的锣声响彻布朗山山林,“嘭——嘭——”清脆有力的鼓声传遍云南省勐海县曼囡村曼班三队,拉祜族男女青年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跳起优美的拉祜族舞蹈。
曼班三队村民在晾晒稻谷。陈启发摄
“这几天是拉祜族寨子过年,我们村脱贫了,日子越来越好过,大家都很开心!”拉祜族青年扎培高兴地说。拉祜族过的年叫拉祜扩节,许多地区拉祜族的拉祜扩节与汉族春节时间相同,布朗山上曼班三队及周边拉祜族寨子的拉祜扩节的时间则是在12月。过年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会回到村里,头两天请客吃饭、亲友团聚,第三天全村都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中午,村民们回家吃午饭,走过干净整洁、三角梅盛开的村道,走进自家的杆栏式木板楼房。“以前客人少,过年只杀一头猪。这两年路通了,日子好过了,联系方便了,过年来的客人就多了,今年过年我家杀了两头猪,摆了4桌菜。”村民娜四坐在家里的火塘边,抱着小孩笑着说。
曼班三队村民在村文化广场上跳拉祜族舞蹈。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
这几年,曼班三队村民们过年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因为寨子每年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曼班三队是典型的拉祜族聚居村,村民们过去长期住在山林的茅草房中,靠打猎为生。后来政府建新房,帮他们两次搬家,2003年住进了空心砖房,2009年又住进了现在的杆栏式木板楼房。但是,村民们依然穷困,2016年以前,曼班三队水、电、路、网都未通,基本无经济来源,全村17户64人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我们开始驻村扶贫时,全村粮食只够吃半年,许多家庭过年没有猪可杀,全村人都是文盲,多数人还不会说汉语。”驻村工作组组长罗志华告诉记者。
曼班三队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爱心超市为村民兑换物品。佐连江摄
2016年,勐海县把曼班三队列为“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试点村,每年加大帮扶力度,水、电、路和有线电视等陆续都通了。2018年,政府为每家修建了厨房和冲水厕所,木楼梯改成水泥楼梯,全村的生猪集中养殖。原来村里每家楼上只有空荡荡的一间房,今年勐海县总工会还出资为每家分隔了客厅和卧室。住房条件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也跟着改变了。
罗志华驻村已有5年多,他和队友们教村民种水稻、种茶、养猪、养蜂,与勐海茶厂、曼囡村养殖合作社等单位合作扶持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滴水穿石,这几年村民们种的稻谷吃不完了,还累计卖了300多头猪。茶叶也成了“摇钱树”,全村种茶400多亩,每家20多亩。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8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00元,2018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曼班三队拉祜族妇女在采摘茶叶。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
村里还举办了扫盲班,现在多数村民能听懂汉语。2019年成立的村文艺队经常去其他村寨表演,甚至参加了全州民族团结大会的文艺表演。现在,村里许多年轻人学会了网购和视频直播。“全家的衣服都是我网购的,我还经常把我们跳舞唱歌的视频发到网上。”娜四自豪地说。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7日 09版)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