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杀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一现象背后,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却尚未随之减少。本文尝试分析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
筛查干预不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全部
回顾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自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推动和指导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近年来,受疫情等事件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持续上升,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焦点。为了应对这一现象,各地各级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及心理档案的建设工作。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和检测出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是预防出现危机事件的有力举措之一。然而,心理问题筛查和干预工作绝不能等同于学校日常的心理健康工作,这类工作的对象和服务群体只是已经存在异常的少数学生。我们对自杀学生进行的个案分析发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并非总是心理疾病导致,相当一部分是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应激反应。这类事件,很难通过常规的心理问题筛查、发现和避免。要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需要从学生的人格、价值观等个体特征的培育,以及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等方面下功夫。
此外,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筛查只能发现既有的不良结果,却无法防止这一结果出现。唯有学校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校氛围,学生具备科学价值观和健全人格,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学校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格、健全人格和科学价值观,而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学生心理健康直接受教师影响
作为教育者,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不良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产生消极影响,他们较难与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具有支持性的师生关系,无法有效开展班级与课堂管理。存在情绪困扰的教师不仅无法帮学生应对情绪问题,教育教学效能下降,还可能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严重者会导致学生出现师源性心理障碍。支持性师生关系能够降低学生的抑郁水平,提高学生幸福感。教师还可以通过识别和干预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可见,在学校里学生心理健康不是孤立发展的。学校教育不仅要通过“教”,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通过“育”,实现价值引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应该在“育”,而非“治”。以心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
以心育人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途径
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者的第一责任,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心育”。心理健康是道德形成的前提,是健康人格养成的基础,是树立科学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先决条件。离开了心理健康培育的知识传授无异于建设空中楼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应开展以班主任为主导、心理健康教师为辅助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中,师生是心理健康共同体,抛开任何一方的心理健康,去维护另一方的心理健康都很难取得成效。只有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让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心育人,通过自己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人生观引领学生。因此,应从政策制定上明确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将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测评与促进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并提供相应保障措施;建设适合中国社会文化及教师职业特征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并适时发布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标准,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把好“心理关”。学校应把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常规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全体教师。应对教师开展有关心理学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基本的预警和危机干预知识,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助推教师将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中,形成“以心育师——以心育人——立德树人”的良性循环。
(作者:游旭群、罗扬眉,分别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该校心理学院教授)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