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致力打造书香校园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21-01-23 04:05:07
导读:日前,在深圳市教育局、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举办的看见城市的光——2020最美校园图书馆评选活动中,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图书馆荣获最美校园图书馆的称号,是福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校园图书馆。  

日前,在深圳市教育局、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举办的“看见城市的光——2020最美校园图书馆”评选活动中,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图书馆荣获“最美校园图书馆”的称号,是福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校园图书馆。

  
      走进侨香学校图书馆的大门,露易丝·格丽克、莫言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海报就映入眼帘;图书馆内,藏书区、阅读区、演播区、交流展示区等区域错落有致,上下挑层间的玻璃隔栏展示着学生的诗歌和海报作品。图书馆内洋溢着书香,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徜徉。


      侨香学校图书馆是侨香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一个缩影。书香校园的建设是侨香学校的办学追求,是学校践行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教育的一大举措,旨在发展学生“一生阅读”的素养,为国家和未来社会培养栋梁之才。


      集团总校长王君健指出,阅读涵美人生,学习成就未来,“一个图书馆可以温暖一座城市”。学校要高标准建设智能化与人文化兼备的图书馆,把集团每一所学校的校园建成“大图书馆”,使所有空间学习化,使图书触手可及,让图书馆成为学生一进来就想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


      王君健介绍说,侨香学校将打造书香校园纳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之中,通过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实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校践行“创感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故事思维。“故事思维”是侨香学校致力培养学生的六大“创感智慧”之一,是指学生想象、叙述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语言、方案、工具、艺术等多种手段对自己的创意思考进行较精准的表达。学校希望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类型,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多姿多彩的学习体验中快速发展。


      据介绍,侨香学校的“创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了学科拓展课程、校本社团课程和校园活动课程等多样化课程类型,以培育学生的故事思维能力。在学科拓展课程中,语文学科在4至9年级开展了名为“爱阅整本书”的整本书阅读课程。


       该课程是侨香学校由吴书华儿童阅读工作室长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深圳市好课程,已经形成了系列化的实践策略和方法技巧。课程的实施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每周1至2个课时。课程通过分主题、模块化的经典作品阅读编排以及作文技艺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分析概况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等。


      在校本社团课程中,侨香学校在6至8年级开设了木兰文学社,为学生提供了踏入文学殿堂,提升文学素养的平台。木兰文学社是侨香学校的精品社团课程,由儿童阅读研究领军人物、福田区首席教师吴书华老师为指导老师。


      文学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大力开展阅读、欣赏及创作实践活动。文学社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科幻小说、童话故事、读后感、散文和动物小说等题材的写作,以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文学社还举办了多场作家进校园讲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讲座活动,2020年9月以来先后邀请了向民胜、刘洋博士与郝周老师等著名作家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向学生分享写作的心得和体验。


      在校园活动课程中,侨香学校每年均会举办校园读书文化节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的创作热情。读书文化节通过开展童谣儿歌朗诵会、青春诗会、故事大王比赛、读书征文比赛、优秀读书笔记展、书香家庭评选、教师读书分享会等一系列极具创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体验读书之乐,促进学生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2020年以来,侨香学校通过“创感教育”课程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图书馆荣获深圳市“最美校园图书馆”的称号;九(10)班赵月琪同学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反S联盟》入选《致青春·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深圳卷)》,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知识出版社出版;章程、陈卓然、蒋静宜、徐若怀、周序、谢孟霏等六位同学的短篇科幻小说也入选了同一书系的短篇小说集《宇宙密码》。这些同学在小说中展现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力,获得了科幻小说作家的高度评价。另外,学校文学社先后向《青少年报》、《启蒙周刊》、《中国校园文学》、《红树林》、《遇见》等报刊提供了300篇以上优秀文学作品,陆续获得发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通讯员 胡俊)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