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科技创新成为赛事中一张亮眼的名片。以冰雪为媒介,各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为大家带来了全新体验,充分展示出中国“智”造的“创新范儿”。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在赛场上大放光彩,更是为我国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冰雪产业向“智”造转身
春节刚过,浙江台州某体育用品公司的生产车间便“火力全开”,工人们忙碌地组装着滑雪镜、头盔等。2024年,该公司滑雪镜出口额达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从雪服、雪靴、雪镜,到雪板、固定器、护具……近年来兴起的滑雪热,让滑雪装备市场持续扩大。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没有止步于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抓住机遇,推进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创新。
将赛事转化为技术攻坚的“战场”。在本届亚冬会中,赛事雪具区域供应商的冰雪欢腾体育装备科技公司联袂哈工大,将碳纤维、高弹纤维、钛合金等新材料技术应用到滑雪器材中。新材料技术突破让“中国板”与国际大牌比肩而立。
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从最开始的铁管到铝合金,再到现在最先进的钛合金,“老字号”齐齐哈尔冰刀厂通过收购重组,再次扬帆启航,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实现创新飞跃。
推动相关产业在创新浪潮中踏浪前行。辽源北方袜业集团生产出了平均增温8到12摄氏度的自发热冰雪袜,不仅让全国各地的冰雪爱好者感受到来自吉林的暖意,也助力传统纺织业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工信部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15个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器材。从2015年到2023年,我国冰雪装备相关企业数量由约300家增长至900家左右,销售收入也从不到50亿元增长到了220亿元左右。
推动“卡脖子”关键技术加速突破
随着冰雪运动的日益普及,消费者对专业冰雪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对融入尖端科技的高性能产品表现出明显偏好。这一趋势不仅为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将成为冰雪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其中提出,加快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
《意见》发布后,吉林、黑龙江等冰雪大省迅速跟进出台一系列落地方案。
2024年12月,吉林省印发《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推动冰雪装备“吉林制造”,加快推动冰雪装备器材“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并提出,到2030年,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目标为50亿元。
同月,黑龙江省发布《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项科研课题,加强冰雪装备材料技术研究,联合冰雪装备企业开展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创新和设计,重点研发滑雪场提升设备、冰雪器材装备制造、智能穿戴装备、智能滑雪平台。
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如今正在成为推动冰雪装备器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模式,赋予冰雪运动爱好者更好的运动体验。
“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迅速,技术进步很快,随着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