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正文

大杨集团:化危为机 创新发展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20-10-08 04:24:06
导读:【落实六稳六保·企业一线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彬  9月21日,大杨集团邀请139位创业老员工来到大杨服装文化展示中心,忆往昔,展未来,共叙创业之情,共同庆祝大杨集团创建41周年

【落实“六稳”“六保”·企业一线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彬

  9月21日,大杨集团邀请139位创业老员工来到大杨服装文化展示中心,忆往昔,展未来,共叙创业之情,共同庆祝大杨集团创建41周年。

  邀请老员工一起庆祝生日是大杨集团多年来的传统,而对于大杨集团来说,今年的这次生日显得格外珍贵。面对疫情大考,大杨集团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实现了职工零感染、复工零事故、安全零疫情,同时把国家出台的利好政策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遵照国家“六稳”“六保”战略部署,做到了不减员、不降薪,保就业、保民生,逐步恢复往日生机。

  2020年初疫情暴发之后,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纺织服装时尚行业进入寒冬,大杨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西服出口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服装定制企业,一时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对市场寒冬,辽宁省及大连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阶段性税费减免援企稳岗政策,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大杨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梅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5600余名员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一半,国家为企业减免社保费用后,每个月就能节省300余万元,极大减轻了企业运行成本,为大杨集团在疫情面前纾困突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大杨集团下属所有企业均已正常生产。在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大杨集团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线,凭借多年的出口加工优势和成熟的外贸团队,加大对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同时以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营为动力,把大杨集团40年的核心优势保持下来,在国外市场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国内市场中,大杨集团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消费趋势转型为目标,大力开拓服装销售新渠道、新市场,通过工厂直销定制店以及抖音、微信、快手、小程序等营销方式,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员营销模式,在应对危机中寻找机会,在迎接挑战中寻求突破,走出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做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始终是大杨集团追求的目标。1979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杨集团创始人李桂莲和姐妹们一起,从加工套袖开始,走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41年的创新发展,大杨集团成为我国最大的西服出口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和全球最大服装定制企业,旗下TRANDS(创世)品牌成为当今中国高级男装的代表品牌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提高,服装产业原有的成本优势几乎完全丧失,全球服装加工订单开始向成本低廉的东南亚国家转移。面对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大杨集团坚定不移深耕服装产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企业战略转型,不断提升品牌的设计研发能力,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依托多年来形成的雄厚加工实力、信息化工作基础,以对生产流程的再造,建立仓储中心,购置高端智能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系统相结合等措施,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特色化、高附加值的规模化单裁定制生产模式。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打造包括数字车间、智能吊挂、智能仓储、面辅料自动存储、面辅料自动运输在内的全球领先的西装智能定制工厂。2019年9月,大杨集团第二座智能工厂“大通单裁定制西装智能化工厂”顺利投产,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悬挂式高速分拣与存储系统”,荣获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作为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成长起来的二代民营企业家,我们要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胡冬梅如是说。疫情暴发之后,大杨集团向大连市普兰店区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成立“大杨集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项慈善基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确保订单生产的同时,大杨集团积极响应大连市政府关于鼓励本地企业生产防疫物资的号召,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从技术投入到筹备生产,建成十万级洁净度净化车间,加足马力生产一次性使用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系列产品,所有产品均已通过CNAS检测实验室的权威认证。7月下旬,大连出现聚集性疫情,大杨集团组织员工日夜加工赶制防疫物资,并再次向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养老机构、部分中小学校捐赠口罩40余万只。

  “虽然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但在党和政府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大杨集团一定会化危为机,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李桂莲充满信心地说。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8日 02版)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