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观察 > 正文

华州交警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5-06-20 21:43:44
导读: 法制晨报陕西电(副总编:张家南报道)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交安信各位家长及同学们: 你们好! 孩子是希望,更是我们的明天。关心、爱护他们使其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职责。中小学生身心
     法制晨报陕西电(副总编:张家南报道)
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交安信
各位家长及同学们:
     你们好!  
     孩子是希望,更是我们的明天。关心、爱护他们使其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职责。中小学生身心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道路上人车流量猛增,安全隐患增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假期在即,除了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假期中,家长们也要以安全出行、文明交通的自觉行动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共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在假期出行中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树立红绿灯意识、斑马线意识、各行其道意识、骑车戴盔意识、规范停车意识、文明礼让意识、安全出行意识,为孩子作好表率。
     2.请您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假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在出行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管,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八不准”:不闯红灯、不逆向行走、不翻越护栏、不横穿马路、不乘坐黑车、不乘坐超员车、不乘坐货车、不乘坐三轮车。
     3.教育子女出行要做到:坚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要注意靠右行走,注意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或在路上、桥上和有危险处追逐打闹。
     4.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允许骑自行车上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需年满16周岁。未满16周岁骑行,不仅是冒险,更是违法!
     亲爱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全力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
警校家共育,平安出行
     
1.加强安全教育:多与孩子沟通,结合交通事故案例,讲解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危害,增强孩子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选择安全出行方式: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为孩子选择安全合适的上下学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或家长接送等。若家长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请都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养成“一人一盔”的习惯。
     3.以身作则示范:家长日常出行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骑乘电动自行车时自觉佩戴安全头盔,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违规骑行,暗藏危机
     1.行为习惯埋下事故隐患: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明显高于自行车。部分学生在骑行时喜欢追求刺激,在路上肆意穿梭、相互追逐、比赛超车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骑行安全,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安全与规则意识淡薄:许多学生在骑行过程中容易无视交通规则,经常出现逆行、载人、在机动车道行驶、随意变更车道、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等违规行为。同时,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足,骑行时不佩戴头盔,一旦发生意外,头部极易受到严重伤害。
     3.带人骑行,纠纷隐患:部分学生骑电动自行车时经常搭载同学或朋友,导致车身重量增加,在遇到危险时更难保持车辆平衡和完成刹车操作,危险性显著上升。同时,如若因骑车带人引发了安全事故,还会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矛盾纠纷。
     4.经验不足,应对迟缓:由于学生缺乏应急经验,在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以及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难以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从而无法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5.校门口拥堵,风险加剧:上下学时段,校门口人流、车流密集,交通状况复杂。学生骑电动自行车穿梭其中,极易与其他车辆、行人发生碰撞。
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案例一:
     2021年10月4日,12岁的小萧(化名)使用父亲账号扫码解锁共享电动车,逆向行驶时与未戴头盔的夏女士(化名)相撞。事故导致夏女士重伤,经鉴定为一级伤残(精神障碍),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法院最终判决:小萧父母需赔偿夏女士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110余万元。
     案例二:
     2022年3月4日,学生王某(未满16周岁)驾驶二轮电动自行车载同校学生李某(未满16周岁),因操作不当电动自行车发生侧翻。后座乘员李某坠地受伤,送医救治无效后死亡。
     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李某不负责任。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情况,于是耐心安抚当事人情绪,积极做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及其监护人共计赔偿70万元。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警校家携手,从每一次出行开始,为孩子筑起交通安全防线!(来源:华州警讯)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