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辽宁振兴的明天大有可为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5-02-11 11:05:37
导读: 春节刚过,新春第一会上讲话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振聋发聩的语言己成为全国热点。辽沈大地老百姓口口相传,颇有共情共吗。谁破坏辽宁的营商环境,谁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振兴发展,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未来,
       春节刚过,“新春第一会上讲话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振聋发聩的语言己成为全国热点。

辽沈大地老百姓口口相传,颇有共情。

     “谁破坏辽宁的营商环境,谁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振兴发展,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未来,就是在破坏辽宁人民的幸福。我们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如鱼得水的获得感、如沐春风的礼遇感、如鸟归巢的归属感。”

       辽宁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从发展空间看,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容量和优势,还有很多新兴领域赛道有待开发拓展,全都孕育着巨大的生机,潜在着宝藏。不可否认,辽宁在漫漫征程中,与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兄弟省区市拉开了经济增长的距离。辽宁也在“阵痛”中反思自我,从陪跑、到漫跑、再追赶。营商环境彻底改善,也是迟早问题,给辽宁一点时间,将会带来不一样的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作为从沈阳走出去的企业,虽然在南方办企业,但看了今天辽宁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准备将企业总部迀回辽宁。为家乡的振兴发展尽绵薄之力。也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具体的想法。

       —是营商环境涉及政府行政审批方面的转变和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备案,可精简掉不必要的咨询评估及其第三方的评价报告等程序(环保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除外),为企业减负;办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在依法合规开业前的所有包括但不限于如营业执照、国税、机构代码、印章、银行开户等的审批或核准或备案,有关需要前置审批的资格、资质、许可证等可试点授予初级或临时资格资质予以试营业,逐步完善正式批准或核准,各政府部门应统一并网联审联批,“一窗通办”;上述均可承诺做到“至多跑一次”,乃至“零上门”网上办理;加强“事前”告知,列出负面清单及其所需各类文件材料等;“事中”跟进做好服务及补证手续等,特殊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等可上门辅导经营主体在经济政策法规政策方面的理解不深消化不足等,从而达成共识完成行政审批;“事后”涉及项目和经营主体的建设、投资、经营活动等,主要做好政府有优惠、减税降费、贴息、信贷、投资等政策“应到尽到”,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地方部分)、金融、司法等支持实体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等政策“应出尽出”;大学生、失业重新就业、初始创业者、科教人员等以及知识产权转换科研成果兴办产业实业等,政府设立引导扶持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备案,可精简掉不必要的咨询评估及其第三方的评价报告等程序(环保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除外),为企业减负;办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在依法合规开业前的所有包括但不限于如营业执照、国税、机构代码、印章、银行开户等的审批或核准或备案,有关需要前置审批的资格、资质、许可证等可试点授予初级或临时资格资质予以试营业,逐步完善正式批准或核准,各政府部门应统一并网联审联批,“一窗通办”;上述均可承诺做到“至多跑一次”,乃至“零上门”网上办理;加强“事前”告知,列出负面清单及其所需各类文件材料等;“事中”跟进做好服务及补证手续等,特殊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等可上门辅导经营主体在经济政策法规政策方面的理解不深消化不足等,从而达成共识完成行政审批;“事后”涉及项目和经营主体的建设、投资、经营活动等,主要做好政府有优惠、减税降费、贴息、信贷、投资等政策“应到尽到”,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地方部分)、金融、司法等支持实体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等政策“应出尽出”;大学生、失业重新就业、初始创业者、科教人员等以知识产权转换科研成果兴办产业实业等,政府设立引导扶持金予以支持;创新行政审批等举措……。

       行政审批事关营商环境的“基”可视为筑“基”工程。

       二是营商环境涉及依法经营方面工作避免“以刑代民”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颁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第五条 各地区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经营主体财产,不得违法开展异地执法或实行异地管辖,依法防止和纠正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政策规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产权应依法得到保护。紧扣中央顶层频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地方党和政府及相关司法部门应顺势而为,可梳理出过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其通过干预司法其中的“以刑代民”的典型案件,以担当和决心,对“以刑代民”的案件受害人予以纠偏纠错。以实事求是为准绳为不公正的案件正名。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献力无忧”之环境。

       三是营商环境涉及容错鼓励干部大胆干事担当作为政府部门出台的现行政策,各级干部本着依政履职、施政原则,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打通政策出门“最后一公里”;消除执行过程中的政策“中梗阻”;实现实时政策“一键通达”,落地落实。政策“连续性”、“时效性”、“亲民性”、“有人性”是执政为民。干部在“立命为民”事业中“奉献”乃至“牺牲”小我利益中,政策以允许“宽严相济”“容错”,使得各级大胆干事、担当作为。“容错机制”事关营商环境的“魂”,可视为塑“魂”工程。

       以上之言,出于心。(作者:于海洋)

       简介:于海洋,原沈阳市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副厅级)研究生文化。曾任浑河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曾任辽宁嘉星诺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辽阳顺峰钢铁公司原董事长,爱国爱民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