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汪东明《曾国藩家训印谱》捐赠仪式在湘图举行

   来源:法制晨报   日期:2023-11-27 07:09:05
导读:11月26日下午三时,各界知名人士齐聚湖南图书馆国学堂,参加汪东明先生《曾国藩家训印谱》捐赠仪式暨弘扬优良家风座谈会。汪东明先生系湖南知名金石书画家、九三学社湖南省第八届委员会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委员、

       11月26日下午三时,各界知名人士齐聚湖南图书馆国学堂,参加汪东明先生《曾国藩家训印谱》捐赠仪式暨弘扬优良家风座谈会。汪东明先生系湖南知名金石书画家、九三学社湖南省第八届委员会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委员、湖南天心印社副社长、曾国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他耗时十余年,精心制作的手工原拓《曾国藩家训印谱》(共六册)的捐赠仪式如期举行。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副秘书长武明花、湖南省图书馆馆长贺美华、九三学社书画院院长邹培刚、长沙市书协名誉主席谭石光等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代表出席了活动。

       曾国藩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湘籍风云人物,他的历史功过一直备受争议,但其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却是社会公众一致认可的。自曾国藩起,曾氏家族百年不衰,英才辈出,一大批曾氏后人在各个领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打破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铁律,所以《曾国藩家训》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与推崇。但由于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他并没有能够静下心来写一部完整的曾氏家训,他的家训家规都散见于其传世的一百多万字的手扎、家书和日记之中,给后人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鉴于此,金石家汪东明先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经过近十年的仔细研究,结合时代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整理出《修身齐家篇》、《处世篇》、《治学篇》三个部分总计132条家训。并运用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用精美的印石将每一条家训都刻成了一方印章,并配短文对其进行了引伸解读,运用“一条家训、一方美石、一方佳印、一篇文章”四者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完成了《曾国藩家训印谱》的创作。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著名作家、海内外研究曾国藩第一人唐浩明先生评价说:“金石家汪东明用篆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来宣传曾国藩家训系国内首创,实乃大功德一件。”并欣然题词鼓励,《中国书画报》自2017年1月21日起为汪东明开辟《曾氏家训》专栏,用近6年的时间,144期全文连载了《曾国藩家训印谱》,系该报创刊三十年以来,为个人作品连载最长的一次。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见到这套传统艺术与优良家训相结合的独特作品,在欣赏传统的篆刻艺术的同时,又能接受曾国藩家训文化的熏陶,汪东明先生决定向湖南省图书馆捐献一套六册的手工原拓《曾国藩家训印谱》,在捐赠仪式上,湖南省图书馆贺美华馆长接受了这份独特的赠品,并为汪东明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贺馆长表示,《曾国藩家训印谱》的入库,不但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可供查询的城市文化记忆,更是一次立德树人守初心、培根铸魂担使命的艺术实践,意义重大。

       谭石光、邹培刚、林广大、袁品良等知名艺术家一同分享了汪东明先生创作历程的点点滴滴,并对他的主题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友阿集团董事、副总裁崔向东先生在汪东明的艺术创作特性与市场化融合方面提出了好的建议。

       在捐赠仪式结束,出现活动的嘉宾从曾国藩的家训中延展话题,就怎样弘扬优良家风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湖南办事处主任姚进先生,《湖南法治报》融合采编中心深度报道总监、湖南日报社内参重点记者刘欢乐从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角度剖析了传统文化在家训家风传播中的意义。(作者:老乐)

(责任编辑:)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