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集中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日期:2023-01-14 21:15:30
导读:殷墟甲骨展厅现场123456789101112下一页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韦衍行)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
“殷墟甲骨”展厅现场
“殷墟甲骨”展厅现场
 

  北京1月14日电 (韦衍行)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荟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为信史。“殷墟甲骨”专题通过甲骨实物展示、考古发掘资料图片、相关研究成果集锦等,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突出甲骨文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揭示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居延汉简是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大部分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一小部分为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简文内容最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居延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
 

  敦煌遗书指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世纪至11世纪多种文字的写本和少量印本、拓本文献,总数6万余号,展示了中古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展览通过大幅墙面投影的形式展示巨大尺幅的舆图、金榜,营造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庄重沉稳、富丽恢弘的大国风范与皇家气象。
 

  本次展览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中华民族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特质,凸显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带领广大群众一同开启中国学术发现之旅,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