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瑞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坚持“早、合、精”三步走,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全市就业创业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突出一个“早”字,政策尽早发力,全力保主体稳岗位。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房租、担保费、贷款利息等补贴;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一次性创业补贴......希望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帮助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挺过难关。 截至目前,开展政策宣传活动70余次,为623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46.35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7.5万元,落实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补贴2.4万元,成功发放招工补贴11.22万元。
依靠一个“合”字,政策协同发力,努力拓展就业岗位。今年以来,瑞昌市在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等方面政策打出“组合拳”,努力拓展就业岗位。比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复杂局面和多重挑战下,充分调动各类就业服务力量的积极性,才能更好拓展新的就业空间,稳定和扩大就业。据悉知,2022年上半年,瑞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约1.9亿元,带动就业37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3%,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双过半目标。
实现一个“精”字,政策精准发力,保住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城市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今年以来,瑞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多形式开展线下活动。一是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高校毕业生”、“退捕渔民”、“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会,二是突出“村头宝”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作用。积极搭建高效便捷的招工求职对接平台,全力配合开展全市宣传推广应用工作,组织企业注册并应用。在平台注册认证企业114家,发布岗位217个。三是大力、持续开发募集就业见习岗位。积极对接各类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科研项目等,主动上门宣讲政策开展动员,重点挖掘见习岗位信息。截止8月初,已新认定5家见习单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70个,共为11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组织38名青年参加见习。
下一步,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将结合实际,继续加强便民服务能力,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通讯员:耿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