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两岸一家亲 端午赛龙舟

      日期:2022-06-05 05:41:29
导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强 田宏炜咚锵!咚锵!哟嗬!哟嗬!端午节期间,厦门集美龙舟池锣鼓声冲天,船桨起落,水花飞溅,来自海峡两岸41支龙舟队上千名选手在这里参加为期两天的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强 田宏炜

“咚锵!咚锵!”“哟嗬!哟嗬!”端午节期间,厦门集美龙舟池锣鼓声冲天,船桨起落,水花飞溅,来自海峡两岸41支龙舟队上千名选手在这里参加为期两天的“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

“两岸一起、全力以赴!”这是6月2日上午开赛前厦门台协厦大台青联队在龙舟池畔喊出的口号。这支由两岸女青年共同组成的队伍,经过三轮初赛,在次日举行的300米直道赛总决赛中夺得女子组第五名。该队队长、台湾青年玛莎认为,比赛不仅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而且收获了友谊。

在龙舟上和玛莎一同奋力拼搏的有22人,正好一半来自台湾、一半来自大陆,她在厦门的舍友韦肖佳祺也是其中一员。去年8月,从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毕业的玛莎初次来到厦门寻求发展机会,原计划开一家台式便当店,不巧碰上厦门疫情,开店计划搁浅。毕业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大陆青年韦肖佳祺建议她把重心转到自媒体上。两人一拍即合,一起运营抖音号“台湾帅玛莎”,以台青的视角记录台胞在厦门的生活,分享两岸的趣事。“来厦门半年多,我感觉很习惯。”玛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两岸习俗大同小异,比如端午节都少不了划龙舟、吃粽子。“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龙舟比赛,这次亲身参与其中,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同舟共济。”

翔安台之缘龙舟队同样是一支由台湾和大陆男女青年“混搭”而成的队伍,其中领队、队长、鼓手都来自台湾。鼓手陈圣原身着汉服出现在赛场上,面对众多记者的镜头和话筒,他表示,“赛龙舟本来就是祖国的传统民俗,我认为穿汉服参赛更能体现两岸一家亲。我希望以这种方式展示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陈圣原两年前从台湾苗栗来到厦门翔安区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的推广。“近年来,大陆兴起了汉服热。我在大陆多次参加汉服活动,曾到福建龙岩、福州进行汉服交流,端午节也受厦门汉服协会之邀参与祭祀活动。”陈圣原说。

此次参赛的中华才艺队由华侨大学22名境外生组成,不仅有港澳台学生,还有来自南非、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侨华人学生。队长是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澳门学生罗梓毅,他介绍说,自己十分爱好划龙舟运动,近年来参加过澳门国际龙舟赛、香港“国庆杯”龙舟赛以及在韩国举办的龙舟赛。他认为,划龙舟最重要的是集体意识,“在船上22个人就是一条心,只有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终点”。

获得这次比赛总冠军的是东道主集美街道龙舟男、女队。据这两支冠军队的领队陈威龙介绍,本次比赛的集美龙舟池是1955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出资修建的,也是大陆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2006年,厦门集美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龙舟赛,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赛事,经多年举办,已成为推动两岸交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还配套举办多项文化活动。在龙舟池附近的嘉庚公园,包粽子比赛、投壶、画“王”字、绑花绳等传统节日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市民。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研究生李姗姗在观看龙舟赛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嘉庚公园体验包粽子。她说,今天龙舟比赛看得过瘾,包粽子也玩得开心,端午氛围很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