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晨报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新时代人才山东:破除藩篱勇革新 温情服务馨如“家”

      日期:2021-12-26 05:25:58
导读: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74项;在量子通信领域屡创世界纪录;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落户山东,进军全球顶级农业科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74项;在量子通信领域屡创世界纪录;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落户山东,进军全球顶级农业科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
 

   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是山东近年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喜人成果。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大力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目前,全省技能人才达134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30万人,均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省新增技能人才106万人,居全国第一位;住鲁两院院士、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09位,是“十二五”末的2.4倍。

 

 

坚持党管人才 创新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
 

  4月18日,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人才集团”)在济南揭牌成立。这是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一级、功能型商业二类国有企业,也是全国首家省级人才集团。
 

  此举,是山东省着力推动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的重要成果,展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创新魄力和改革担当。
 

  山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根本原则,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事业发展。2020年,山东省委部署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升格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制定党管人才职责清单,开展“一部门一品牌”创建工作。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是党管人才的关键。山东创新实施了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实施方案》,面向全省所有市、县(市、区)以及相关重点用人单位,推行“书记选题、领衔攻坚”的人才工作新机制。目前已实施两批共633个党委书记人才项目,内容涉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保障,以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重点任务。
 

  各地出现了“大抓人才、大兴人才”的良好局面,进展迅速。青岛市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市级层面重点围绕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滨州市各县(市、区)委书记对人才项目高度重视,亲自研究,亲自推动,取得了阶段性成就:滨城区搭建一流“双创”平台,建成投用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育领军人才和高端专家43人;邹平市实施“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人才集聚工程”,高标准建设山东铝谷检验检测中心,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专家21人。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了覆盖市、县(市、区)以及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开发区等重点用人主体的考核体系。
 

  12月17日上午,山东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优化,人才队伍规模素质持续提升,人才培养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制度和服务保障持续优化,人才引领发展成效明显。

 

  搭建人才发展的高端平台 集聚高端人才发力科技攻关
 

  “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超算平台,计算资源比我在国外接触到的还要丰富和便利。”刘召远是一名计算机模拟核能系统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去年入职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简称超算中心),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可以开展一些其他地方做不了的科研工作。
 

  超算中心是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入驻的机构之一,作为致力于全球首家以“超算”为主题的科技园区,园区吸引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并集聚了以超级计算领域专家和粒子物理、热科学以及计算与存储科学团队等为代表的各级各类人才300余人,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
 

  锚定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济南市围绕打造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大载体建设,同时引进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应用研究中心等15家“中科系”院所落地济南,这些平台成为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吸铁石”,“科创济南”呼之欲出。
 

  平台载体建设是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山东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了一批高教平台、科创平台、产业平台,推进人才、平台、项目一体配置、高效实施。打造了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313”实验室体系,创建了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高速列车、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塑造形成人才先发优势。
 

  目前,山东新布局建设高等技术研究院、区块链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一批体制机制灵活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在京外设立的首个高端农业类新型研发机构,研究对标全球顶级农业技术研发机构,建成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等9大公共平台。目前已集聚科研人员207名,其中博士63名。在大田作物、重要蔬菜瓜果种质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洁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等2项成果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以平台思维为引领,青岛市积极探索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全国首创建设了“青岛人才赋能中心”,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受益”为理念,通过实体空间和线上平台两条主线,建设全市人才赋能体系。
 

  “在这里,让企业或人才能够一站式多渠道地找到人才、平台、资本、岗位、政策、服务等,成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重要平台。” 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学新自豪地表示,这将助力我们把青岛建设成为世界海洋人才中心城市。

 

  把人才评价交给企业 创新让人才尽享“改革红利”
 

  “我是通过公司首批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取得了高级技师,公司每月给予500元岗位技能补贴,并且在评先树优、岗位晋升等方面优先。” 谈到人才机制创新,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宏桥)电力调度中心主任李现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欢,只有中专学历的他,从一名普通电力技术工人通过不断提高岗位技能,逐步实现个人价值,这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山东宏桥人力资源部部长郭翠花表示, 这项改革,给企业一线员工很大激励,也为企业在一线选拔优秀人才打通了通道。
 

  为破解人才评价难题,滨州市把选人用才的“指挥棒”交到用人主体手里。2018年12月,该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
 

  这只是山东省人才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核心主线,先后出台人才改革22条、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新形势下引才用才18条、人才兴鲁32条,立法颁布《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推动人才改革一步步走深走实。
 

  “我们破除人才发展束缚,推动人才管理简政放权,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山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来敬忠表示,为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推行“五权下放”,支持高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和岗位、确定用人计划、招聘人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职称自主评聘。
 

  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山东率先建立基层医生和中小学教师“专属”职称制度,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3.5万人获得基层高级职称。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4716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探索实行“四新”经济领域新职业职称评价,1.3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获评新职称。
 

  山东还积极探索“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免申即享”人才服务流程再造,由“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变“人才跑腿”为“数据跑腿”、变“层层审批”为“惠才直达”,解决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制约和各类人才的急难愁盼。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化学合成制药企业,疫情期间,公司资金压力较大。此时,一笔171万元的稳岗返还补贴通过“无形认证”直接打进了公司账户。
 

  “淄博的人才政策很贴心,我们的企业和人才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收到了政府的补贴金。”山东新华制药副总经理魏长生欣慰地说,这暖心之举,让企业和人才既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也感受到了改革的温度。

 

  建人才公寓发放惠才卡 良好生态圈让人才“留得住”
 

  “感谢人才公寓政策,让我刚工作就买上了房子。”谈起人才政策,在淄博刚就职一年的“95后”名校毕业生刘蔚蔚满心欢喜,她说,淄博为青年人才配备了人才公寓,她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市场价约1.1万元一平米,打折后约8500元,算下来一下子省了几十万元,而且家具齐全,拎包入住,太方便了!
 

  刘蔚蔚的房子位于淄博创业创新谷人才公寓,这是淄博市为了“招才留才”载下的“梧桐树”。人才公寓分为产权型和租赁型,产权型按市场价75折优惠面向本科(含)及以上人才出售,最高优惠可达50余万元;租赁型按市场价5折优惠面向专科(含)及以上人才配租,实行拎包入住,高层次人才免租金,力求青年人才“住得起”。
 

  目前,淄博全市已筹建高层次人才安居房109套、人才公寓2490套,累计完成投资7.08亿元。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筹建人才公寓不少于1万套。

 

  近年来,山东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出台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工作22条,逐步建立完善租售并举的人才住房制度体系。要求优化支持政策,健全服务机制,多渠道、多方式满足人才的多样化住房需求。据统计,截至目前,各市已建成人才公寓20万套。
 

  同时,建立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体系,为7200多名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提供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29项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
 

  滨州市还创新实行“城市实习生计划”,把招引人才的时间点提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滨州实习实训的,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最长6个月;被企业招用的,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用工补助。”滨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于燕介绍说,这个政策深受企业欢迎,很多大学生也开始主动来滨州参加实习实训。大学生来了以后,企业可以重点挑选和培训,招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
 

  从“招人”到“留人”,山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暖心服务,营造了“家”的氛围,让人不但愿意留,而且留得住,住得安心,无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搞科研、忙创业和工作。
 

  据统计,2017年以来,来(留)鲁高校毕业生227万,年均增幅达到8.83%,其中省外来鲁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均增幅达到23.53%。2020年“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人数实现倍增,人才净流入态势持续增强。
 

  他们或领衔实施科技攻关,或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或投身乡村振兴,或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在不同的岗位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谱写着新时代的奋斗之歌,成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cm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工作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法制晨报网,北京讯闻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邮箱:2838403369@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讯闻文化传媒.法制晨报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